ICS53.020.20
团体标准
T/JMTX006—2019
通用桥式起重机应力测试方法
2019-05-29发布 2019-05-31实施
江门市特种设备协会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I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修订。
本标准由江门市特种设备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江门检测院、江门市中州起重机械有限公司、江门市
耙冲机械有限公司、广东友为起重机有限公司、江门市特种设备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亮、刘明锋、苏明锋、冯文聪、黄材学、曾捷。
本标准首次发布日期:2019年05月29日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1通用桥式起重机应力测试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通用桥式起重机主要结构件的应力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车间内通用桥式起重机,其它类似的桥式起重机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05-2011通用桥式起重机
3检验方法术语和定义
3.1
通用桥式起重机
其桥架梁通过运行装置直接支撑在轨道上的普通用途起重机。
3.2
静应力
零件在工作过程中由外因(受力、温度变化等)作用而产生的不变化的应力。
3.3
动应力
是指在动载荷作用下构件内产生的应力。
4试验条件
本标准的试验条件应符合GB/T14405的有关规定。有特殊要求的桥式起重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相应的补充项目试验。
5结构应力测试
5.1测试工况及载荷
通用桥式起重机测试工况和载荷应符合表1要求。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2表1应力测试的工况和载荷
序号 测试工况 试验目的 被测结构 测试项目
1小车位于跨中,起升
1.25倍额定载重量,离
地面高度约300mm,保持
载荷静止不动验证主梁的强度
和刚度主梁主梁跨中上盖板中心处静应力;
主梁端部上盖板中心处静应力
2小车位于跨中,起升1.1
倍额定载重量,离地面
高度约1.5m。以额定速
度下降载荷,下降过程
中制停小车验证主梁的强度
和刚度主梁主梁跨中上盖板中心处动应力;
主梁端部上盖板中心处动应力
3小车位于跨中,起升1.1
倍额定载重量,离地面
高度约300mm。大车以额
定速度移动,行驶过程
中制停大车验证主梁的强度
和刚度主梁主梁跨中上盖板中心处动应力;
主梁端部上盖板中心处动应力
4大车不动,小车起升1.1
倍额定载重量,离地面
高度约300mm,向跨中行
驶,行驶至跨中时制停
小车验证主梁的强度
和刚度主梁主梁跨中上盖板中心处动应力;
主梁端部上盖板中心处动应力
5.2测试点的规定
5.2.1应力测试点的选择
主梁承受平面应力。测试点选在主梁跨中上盖板中心处及主梁某一端上盖板中心处。测试点布置见
附录A。
5.2.2测点编号
根据选择好的测试部位和确定的测试点,绘制测点分布图,对测点进行编号。
5.3试验程序
5.3.1根据确定的测点布置图,打磨去除起重机部件测试点位置处的油漆层,并保证表面光滑平整。
用丙酮清洗干净测试点处的铁屑,涂上502胶水,粘贴电阻应变片。在测试点处,沿主梁轴线方向贴一
应变片,再沿与主梁轴线垂直方向贴另一应变片,两应变片轴线相互垂直。选用的应变片的电阻值需满
足应变测试仪器的要求。粘贴应变片时,可用薄膜覆盖在应变片表面,用手指把应变片压实,使应变片
与被测件表面完全接触,且没有挤压变形现象。
5.3.2在临近测试点处粘贴一底面为绝缘材料的接线端子,将应变片的引线和桥路引线分别焊接在接
线端子的两侧,以便于将应变片接入电桥回路中。两应变片分别作为不同的桥臂以半桥形式接入电桥回
路中。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35.3.3检查和调整样机,使之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3.4空载状态,大车不动,将小车行驶至主梁跨中部位,吊钩离地约300mm,打开并运行测试程序,
采集的应变信号波形的幅值应接近于零,较为平坦,取为初始状态。四种测试工况均以此状态为初始状
态。
5.3.5以初始状态,在仪器或软件上将电桥调平衡。以后每次测量之前,均需在初始状态将电桥调平
衡。
5.3.6起升1.25倍额定起重量,离地约300mm,待载荷稳定后,读取各测量点相应采集通道的读数,
记入附录B表B.1。
5.3.7小车位于跨中,起升1.1倍额定载重量,离地面高度约1.5m。以额定速度下降载荷,下降过程
中制停小车,读取各测量点相应采集通道在下降制动状态下最大读数,记入附录B表B.2。
5.3.8小车位于跨中,起升1.1倍额定载重量,离地面高度约300mm。大车以额定速度移动,行驶过
程中制停大车,读取各测量点相应采集通道在制动状态时最大读数,记入附录B表B.3。
5.3.9大车不动,小车起升1.1倍额定载重量,向跨中行驶,行驶至跨中时制停小车,读取各测量点
相应采集通道在制动状态时最大读数,记入附录B表B.4。
5.3.10卸载至空载状态,检查各应变片的回零情况。如果某测点的应变片读数与空载状态下相应读数
偏差超过10倍的微应变,认为该测点数据无效,应查明原因,按原测试程序重新测量,直到合格。
5.3.11每项试验应重复做3次,比较测试数据无重大差别。如果误差超过30倍的微应变,则应查明
原因,并重新测定,直至稳定。
5.3.12测试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结构是否有永久变形或局部损坏,如果出现永久变形或局部损坏应立
即终止试验,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
5.3.13测试数据、观察到的现象和说明应随时记录。
5.4应力测试的数据处理和安全判别方法
主梁和支腿测试点处应力按下式(1)计算:
aMP EE弹性模量, .................................................................(1)
5.4.1当计算所得各测试点的应力值小于主梁和支腿材料的屈服强度且满足设计强度安全裕量时,主
梁和支腿强度足够,可以安全工作。否则,应考虑对主梁及支腿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深度计算和校核。
6试验报告
试验按附录B中各表给定的项目进行记录和数据整理,对不正常现象,应有实况记录,并作出分析
意见。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4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点分布图
图A.1测点分布图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5BB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应力测试结果记录表
表B.1静载应变读数及应力测试结果记录表
测试日期 天气情况
风力 温度 制造厂
型号 主梁材料 弹性模量
被测结构
测试工况
测点应变()
应力(MPa)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分析与说明:
记录: 校核:
表B.2小车于跨中下降制动时最大应变读数及应力测试结果记录表
测试日期 天气情况
风力 温度 制造厂
型号 主梁材料 弹性模量
被测结构
测试工况
测点应变()
应力(MPa)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分析与说明:
记录: 校核: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006—2019
6表B.3小车位于跨中,大车行驶过程中制动时最大应变读数及应力测试结果记录表
测试日期 天气情况
风力 温度 制造厂
型号 主梁材料 弹性模量
被测结构
测试工况
测点应变()
应力(MPa)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分析与说明:
记录: 校核:
表B.4大车不动,小车行驶至跨中制动时最大应变读数及应力测试结果记录表
测试日期 天气情况
风力 温度 制造厂
型号 主梁材料 弹性模量
被测结构
测试工况
测点应变()
应力(MPa)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分析与说明:
记录: 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JMTX 006—2019 通用桥式起重机应力测试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20 17:32:2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