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29.240.20
K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1235—2014
±800kV直
流输电线路金具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ittingsof±800kV
DCoverheadtransmissionline
2014-09-30发布 2015-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国家电网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泽洪、王景朝、孙涛、刘胜春、王洪、樊宝珍、李庆峰、周立宪、侯继勇、刘臻、
牛海军、孙娜。
ⅠGB/T31235—2014
±800kV直流输电线路金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配套金具的一般技术要求、设计与制造、连接与紧
固、检验与试验、标志与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8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导线用配套金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 六角螺母 C级
GB93 标准型弹簧垫圈
GB/T95 平垫圈 C级
GB/T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700 碳素结构钢
GB/T1173 铸造铝合金
GB/T1804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2314—2008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T2315 电力金具 标称破坏载荷系列及连接型式尺寸
GB/T2317.1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1部分:机械试验
GB/T2317.2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GB/T2317.3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3部分:热循环试验
GB/T2317.4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4部分:验收规则
GB/T4437.1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 第1部分:无缝圆管
GB/T5780 六角头螺栓 C级
GB/T8162 结构用无缝钢管
DL/T284 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
DL/T373 电力复合脂技术条件
DL/T683 电力金具产品型号命名方法
DL/T760.3 均压环、屏蔽环和均压屏蔽环
DL/T763 架空线路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
DL/T764.1 电力金具专用紧固件 六角头带销孔螺栓
DL/T764.2 电力金具专用紧固件 闭口销
DL/T768.2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锻制件
DL/T768.3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冲压件
DL/T768.5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铝制件
DL/T768.6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焊接件
DL/T768.7 电力金具制造质量 钢铁件热镀锌层
1GB/T31235—2014
DL/T1098 间隔棒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1099 防振锤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YB/T4165 防振锤用钢绞线
3 一般技术要求
3.1 金具的设计、尺寸公差和制造图样应满足GB/T2314的规定,未注尺寸公差的应按GB/T1804
的规定选用JS-14级。在供货合同图样内应标示出金具的特征尺寸,必要时还应提供金具的装配说明
或施工图样。
3.2 金具的连接尺寸应符合GB/T2315的规定。
3.3 金具应满足晴夜在1.1倍最高极线运行电压下不产生可见电晕,无线电干扰电压不大于1000
μV(也可由需方确定)。
3.4 金具的电气接触面及与导线表面直接接触的压缩金具的压缩接触面,在安装前应采取必要的保护
措施。
3.5 标称破坏载荷在160kN及以上的钢铁制件,制造材料的额定抗拉强度不应低于500MPa,且屈强
比不宜大于0.80。
3.6 金具的材料应便于加工制造和适用于批量生产,并符合GB/T2314—2008中附录A的相关
规定。
3.7 压缩金具的材料应能经受冷压加工。钢制压缩件在压缩以后还应具有足够的冲击强度。
3.8 金具的电气接触面积宜按电流密度0.12A/mm2~0.15A/mm2设计。
3.9 金具部件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抗老化,能经受住运行温度且不影响其性能,在运行温度条件下具
有足够的抗臭氧、抗紫外线辐射、抗空气污染能力,且不应对与之接触的材料诱发腐蚀。
3.10 在同一联板上的不同位置施加不同载荷时,联板厚度的设计应以最大的载荷作为基准。
3.11 金具应具有耐受大气污染的能力,且能防止运输、库存及运行中的腐蚀。所有运行中暴露在大气
中的黑色金属部件应按DL/T768.7进行热浸镀锌防腐。
3.12 金具的命名按DL/T683的规定执行。
4 分类要求
4.1 间隔棒
4.1.1 间隔棒应能抑制导线微风振动和次档距振荡,能防止不均匀覆冰或脱冰引起的极导线扭转。
4.1.2 除短路情况以外,间隔棒在安装位置处应保持子导线间距。
4.1.3 间隔棒应能承受安装、运行(包括短路)和维护条件下的机械负荷,任何部件不能损坏或出现永
久性变形。
4.1.4 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应避免对导线的损伤。
4.1.5 间隔棒应易于安装和拆卸,而勿需全部拆散。
4.1.6 线夹应能补偿导线因蠕变引起的松弛,保证适当握紧而又不损伤导线。线夹内补偿导线蠕变松
驰装置和线夹的材料,应有适合其工作范围的静态负荷特性。
4.1.7 间隔棒耐短路电流向心力可按照DL/T1098进行计算,其整体机械强度应满足短路电流向心
力的要求。
4.1.8 间隔棒线夹的基本要求见表1。
2GB/T31235—2014
GB-T 31235-2014 800kV直流输电线路金具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5-02-20 13:21:1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