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 B 61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 52/T 818—2013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ultivar regional test for italian ryegrass 2013 - 05 - 20 发布 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06 - 20 实施 发 布 DB52/T 818—2013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试验区组的划分和试验点的选择 ...................................................... 2 5 试验设计 .......................................................................... 2 6 试验年限 .......................................................................... 2 7 试验地的选择 ...................................................................... 2 8 区域试验品种的确定 ................................................................ 2 9 供试种子要求 ...................................................................... 3 10 田间管理 ......................................................................... 3 11 记载项目及标准 ................................................................... 3 12 收获和计产 ....................................................................... 3 13 品质和抗性测试 ................................................................... 4 14 试验报告 ......................................................................... 4 15 品种来源和处理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多花黑麦草观测项目与记载标准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计载本 ................................... 12 参考文献 ............................................................................ 14 I DB52/T 818—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贵州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草业研究所、贵州省饲草饲料工作站、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燕萍、王普昶、谢彩云、吴佳海、赵丽丽、陈国南、尚以顺。 II DB52/T 818—2013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花黑麦草(Italian ryegrass)品种区域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验点选择、试验设 计、田间管理、记载项目和标准、收获和计产、品质和抗性测试、试验报告撰写的原则和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142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NY/T 1091 草品种审定技术规程 NY/T 1576 草种引种技术规范 NY/T 2240 国家农作物品种试验站建设标准 《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规范》 牧站(草)〔2011〕10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文件。 3.1 预备试验 pre-registration variety trial 品种试验主管部门为选拔区域试验的参试品种,在全省组织的品种筛选试验。 3.2 区域试验 regional trial 在一定生态区域范围内,按照统一方案进行的多品种、多点次的品种试验。 3.3 生产试验 productive trial 在接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在多点进行的较大面积的品种试验。 3.4 物侯期 phenological period 指牧草的生长发育时期。 1 DB52/T 818—2013 3.5 生育期 growth period 指出苗至种子(果实)成熟的日数。 4 试验区组的划分和试验点的选择 试验主管部门依据生态区划、农业区划、品种类型,结合生产实际、耕作制度、播期类型,兼顾行 政区划,确定试验区组;依据试验区组的气侯、土壤和栽培类型,兼顾承担单位的物质条件和技术力量, 选择试验点。 5 试验设计 5.1 小区面积 区域试验小区面积≥15 ㎡,行距30㎝,种植行数≥10行;生产试验小区面积≥100㎡,行距30㎝。 5.2 小区排列 预备试验按小区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区域试验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生产试验间比法排列, 不设重复。试验地周围设1m保护行。 5.3 品种容量 预备试验品种数量≤20个;区域试验在同一区组内的品种数量≥3个,(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生产试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品种数量。 5.4 对照品种 选择通过审定的主栽品种,每组确定1~2个。试验主管部门依据程序组织更换。 5.5 种植形式和密度 同一试验组别内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密度相同;生产试验密度可依据参试单位的建议确定。 6 试验年限 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3年;生产试验1~2年,可与第二年区域试验同时进行。 7 试验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均匀、前茬作物一致、具有排灌能力、有代表性的地块。 8 区域试验品种的确定 依据预备试验结果,根据区域试验容量,按照一定程序确定参加区域试验品种的数量和组别。 2 DB52/T 818—2013 9 供试种子要求 试验种子质量应符合GB 6142规定,数量满足试验需要,禁止包衣或拌种。 10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水平略高于当地大田生产水平,及时查苗补缺、中耕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在进行田 间操作时,同一项试点、同一区组、同一项技术措施在同一天完成。 10.1 苗期管理 及时查苗补缺、防除杂草,保证参试材料的正常生长。 10.2 施肥 根据试验地土壤肥力,适当施用底肥、追肥,满足参试草种中等偏上的需肥要求。氮肥使用在分蘖 期和每次刈割后,磷肥全部用作种肥,根据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状况,确定是否需要追施钾肥。 10.3 水分管理 根据天气和土壤水分含量,适时适量浇水,浇水原则为少浇深浇,保证每小区均匀灌溉。遇雨水过 量应及时排涝。 10.4 病虫害防治 以防为主,生长期间根据田间虫害和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适时防治。 11 记载项目及标准 11.1 记载项目 观测项目主要有播种期、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期、成熟期、枯黄期。刈割后的 物候期不再记载,特殊要求的除外。(见附录A) 11.2 记载标准 见附录A、B。 12 收获和计产 12.1 区域试验 对多花黑麦草参试品种适时刈割收获测产,包括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的测定,计算标准含水量。 12.1.1 鲜草产量测定 产草量包括第一次刈割产量和再生草产量。区域试验第一次测定在绝对株高40㎝时进行,以后各茬 在植株绝对高度45㎝时刈割,留茬高度4㎝。测产时先去掉小区两侧边行,再将余下的8行留中间4m,然 2 后去掉两头,并移出小区(本部分不计入产量),将余下部分9.6m 刈割测产,按实际面积计算产量。 3 DB52/T 818—2013 个别小区如有缺苗等特殊情况,该小区的测产面积至少4㎡。要求用感量0.1kg的秤称重,记载数据时须 保留2位小数。产草量测定结果记入附录表A.3。 12.1.2 干草产量测定 每次刈割测产后,从每小区随机取3~4把草样,将4个重复的草样混合均匀,取约1000g样品,编号 称重,置于烘箱中,在60~65℃烘干12小时,取出放置室内冷却回潮24小时后称重,然后在原温度下继 续放入烘箱中烘干8小时,取出放置室内冷却回潮24小时后称重,直至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2.5g为止。 计算各参试品种(系)的干草产量和干鲜比,测定结果记入表A.3和A.4。 12.2 生产试验 全区收获,折算成标准含水量(见12.1 区域试验)的产量。 13 品质和抗性测试 13.1 品质检测 试验主管部门指定有关单位定点取样,将第一茬测完干重后的草样作为品质测定样品,送交指定的 单位检测。 13.2 抗性鉴定 需做抗性鉴定的,由试验主管部门指定专业单位进行鉴定,所用种子按程序从参试种子中分取。 14 试验报告 试验结束后,承担单位及

pdf文档 DB52-T 818-2013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2-T 818-2013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1 页 DB52-T 818-2013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2 页 DB52-T 818-2013 多花黑麦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贵州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23:55:5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