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506—2012 段木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2 - 12 - 20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3 - 09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506—2012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生产基地条件 ...................................................................... 2 5 培养菌种 .......................................................................... 2 6 密植栽培技术 ...................................................................... 3 7 采收 .............................................................................. 4 8 采后管理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6 I DB51/T 1506—2012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元市森林蔬菜产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庆牧、张子锦、郭志耀、王正前、赵雄。 II DB51/T 1506—2012 段木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段木黑木耳生产的产地环境质量要求、良种选育、栽培管理技术和采收、加工、包装、 贮藏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段木黑木耳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NY 5095 食用菌农业行业标准 NY 5098 黑木耳质量国家标准 NY/TS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 DB51/ 336 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原基 菌丝体发育成机体特定器官的胚胎区。 3.2 原基分化期 双核菌丝通过锁状联合方式分裂发育,从段木基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增殖后在菌丝束前端出现瘤 状黑色小球的阶段。 3.3 耳片 黑木耳生长发育后期的子实体形态。 3.4 幼耳期 1 DB51/T 1506—2012 原基逐渐膨大,分化后能清晰可见耳片的阶段。 3.5 成耳期 耳片吸水膨胀,进一步分化扩大,耳片逐步展开成型木耳,背面产生孢子的阶段。 3.6 成熟期 耳片完全展开,孢子发育成熟,外力震动后能弹射孢子的阶段。 3.7 段木 经截短后加工成型的栓皮栎和麻栎菌棒,长度在1m~1.3m,粗度在6cm~13cm。 4 生产基地条件 4.1 基地选择 栽培场地应远离工矿业、医院、垃圾场的污染源,最少不低于 2000m,使其不受废水、废气、废渣 的危害。段木栽培黑木耳生产场地应在有资源的山区,海拔 300~1200m。 耳场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 4.1.1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洁净,且符合 GB 5749—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 。 4.1.2 电源 电力充足,无经常性停电,或停电后有其它替代能源的地区。 4.1.3 光照 地势开阔平整、通风性能好、光照充足。 4.1.4 场地 以沙地为主,粘性的黄泥地不宜用作黑木耳生产场地,场地要散播石灰。在河滩设场地,应高于常年 洪水线。黑木耳栽培基地应统一规划,实行3年以上轮作。老基地与新基地间距应在2000m以上,有山地 等作自然屏障的基地间隔应在500m以上。 5 培养菌种 5.1 5.1.1 栽培种制作 培养基配制 黑木耳栽培种培养料使用非油质阔叶树木屑、米糠、麦麸、石膏、蔗糖、水等原料。配成的培养基 含水量应达到 60%~65%。配置过程中培养料应充分吸水,避免灭菌不彻底。高压灭菌 PH 值为 6.5~7, 2 DB51/T 1506—2012 常压灭菌为 PH:7~7.5。推荐配方:木屑 78%,麸皮或米糠 20%,石膏或碳酸钙 1%,蔗糖 1%。 5.1.2 灭菌 采用常压灭菌的要求培养料中心温度达到 100℃后,保持 16h~20h,停火后焖 3h~5h 再转袋。采 2 用高压灭菌的要求在 1.1kg/cm 的压力下培养料中心温度达到 121℃后,保持 2h。 5.1.3 原种 选择的原种应以出产的黑木耳具有肉厚、单片、耳根小、色深、耐泡、脆嫩、味鲜等优点为佳。 5.1.4 接种 主要接种工具:接种箱、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接种铲、镊子等。严格按照无菌规程操作。菌种瓶 (袋)表面和操作人员的手用 75%酒精擦拭消毒。 5.1.5 养菌 黑木耳菌种最适生长温度为 25℃。培养室温度应控制在 22℃~28℃,最高不能超过 30℃。避光、 相对湿度控制在 70%左右。培养期间应定时换气,并经常检查,及时剔出杂菌污染的菌种瓶(袋)。 5.2 菌种质量 5.2.1 纯度 不含杂菌,菌种纯度为 100%。 5.2.2 外观形态 菌丝健壮,稠度整齐,色泽洁白。 6 密植栽培技术 6.1 段木选择 在 12 月下旬至翌年 2 月底,采后剔去枝芽,截成长度为 1~1.2m 的短截,菌棒两头用石灰水消毒 灭菌。菌棒应以“#”形堆风干,菌棒含水量达到 60%时,即可打孔播种。 6.2 打孔 6.2.1 孔径 在菌棒表面用电钻垂直打孔,孔径 1.6cm,孔深 2cm~3cm。 6.2.2 密度 孔间排列规格:行距 3cm,穴距 4~5cm,相邻行的孔位交错,相互构成“品”字形。 6.3 播种时间 一般在2月上旬至4月上旬之间。 6.4 播种 3 DB51/T 1506—2012 播种用漏斗装料。菌种放于铁质漏斗中,漏斗口放置于播种孔内,用小木棒将菌种推置于播种孔中, 紧实播料。晴天和阴天均可播种,雨天不宜。当天开孔,当天播种。 6.5 封口 封口木块用长宽皆为 1.6cm,厚度 0.3~0.5cm 的阔叶树方形木块封口。封口木块应无霉变或其它 杂菌感染。感染杂菌的木块参照 5.1.2 进行灭菌处理。不能用新鲜湿木块盖孔。 6.6 发菌 在播种后码堆发菌。按“#”形码堆,用塑料膜覆盖菌棒,提高温度,促进菌丝生长。日均温在 15 ℃上播种,则可以直接排于耳场。 6.7 养菌 在栽培场地上放置能使段木两端同时垫起的竹或木质的小径枕木,菌棒两头放于其上。每隔 10~ 15 天翻棒一次,段木旋转 180°。菌丝生长阶段,应有一定的杂草保湿;在原基形成期间,除净杂草, 防止菌棒霉变,同时增加通风和光照,以诱导原基形成。 6.8 起架 黑木耳采用“人字”形南北方向搭架。在栽培场地中打木桩,桩高 1.2m~1.3m,两桩间距 3m,木 桩地下深度为 0.2 m~0.3m, 地面高度为 0.9m~1m,桩上拉 8#~10#铁丝。菌棒按“人”字形方式,放 置于铁丝两边,菌棒间距离为 2cm~3cm,亩栽 5000 棒。 6.9 喷水设施 6.9.1 供水系统 水源、水泵、主水管与喷水带形成供水系统,由水泵提供动力供水。 6.9.2 管网铺设 主水管 60#,用三通与喷水带相连接,菌棒上空 1m 处架设喷水管网。喷水管 45#、5 孔,螺旋形。 在菌架上方 10cm~30cm,每两架菌棒之间设置 1 根喷水管,喷水管高出菌架 10~30cm。 6.10 育耳 经3~5个月的菌丝生长,进入出耳期。出耳的温度应在12℃~28℃,原基形成期保持空气湿度85%以上, 幼耳期宜喷雾状水,成耳期应加大喷水量,耳片全部湿透。喷水应在温度较低时进行,高温季节宜夜晚 进行。育耳应人工干湿交替,干要干透,湿要湿透,防止耳片干、耳根湿形成的拳耳,防止遇雨发生流 耳、烂耳。 7 采收 耳片完全展开,孢子即将成熟时,其含水量达到 70%时及时采收。采摘时手捏耳片,略用劲使耳 基完全脱落,应留耳根。采后耳棒晒 7 天~10 天,可再次喷水育耳。采第二批耳后按相同方法进行转 潮育耳、耳片采收等管理。 8 采后管理 4 DB51/T 1506—2012 8.1 晾晒 采收后的黑木耳放在太阳下晒干。 8.2 包装、运输、贮藏 产品包装、运输、贮藏存应按照NY5098-2002《无公害食品 黑木耳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包装 运输材料应不受杀虫剂、防腐剂、熏蒸剂、杀菌剂等物品的污染,应干燥、防潮、阻氧。应采用无菌包 装,真空包装,充氮包装。成品附有标签,标签内容符合GB 7718—94《食品标签通用通则》。 5 DB51/T 1506—2012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51/T 1506—2012
DB51-T 1506-2012 段木黑木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6 14:06:43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