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 2014 - 11 - 11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12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1902—2014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原理 .............................................................................. 1 4 术语和定义 ........................................................................ 1 5 鉴别方法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木材构造特征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木材显微构造照片 ............................................... 22 I DB51/T 1902—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雅安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四川省乌木根雕材质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芦山县质量技术监督局、芦山县根雕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齐锦秋、胡瑶、卢丹、郝建锋、黄兴彦、秦柏东、肖辉、王燕高、谢九龙、魏 晓惠、廖强、何珣、罗彤、张平、刘毅恒。 II 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阴沉木木材术语和定义、鉴别方法、四川省常见木材构造特征及显微构造样照。 本标准适用于阴沉木原材料、阴沉木制品用材的树种鉴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33-2009 木材密度的测定方法 GB/T 16734-1997 中国主要木材名称 3 原理 阴沉木埋藏地下多年,其颜色、气味等宏观特征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其显微构造特征基本不会发生变化。 阴沉木的鉴别方法与现代木的鉴别方法基本一致,即将阴沉木的显微构造特征与木材标本样照进行比对 分析。 4 术语和定义 4.1 阴沉木 ancient buried wood 因地质变迁等自然原因(地震、洪水、泥石流等),树木被埋藏于古河床、泥沙之中,在特定环境 的长期作用下,木材理化性质发生了一定变化,这类古木被称为阴沉木。 4.2 横切面 cross section 与树干主轴相垂直的切面,即树干的端面或横切面。 4.3 径切面 radial section 顺着树干长轴方向,通过髓心与木射线平行或与生长轮相垂直的纵切面。 4.4 弦切面 tangential section 顺着树干长轴方向,与木射线相垂直或与生长轮平行的纵切面。 1 DB51/T 1902—2014 4.5 早材 early wood 在一个年轮内,靠髓心一侧,由树木每年生长季早期形成的木材称为早材。 4.6 晚材 late wood 在一个年轮内,靠树皮一侧,由树木每年生长季后期形成的木材称为晚材。 4.7 早晚材急变 rapid change from earlywood to latewood 早材至晚材交界处的木质部颜色变化较急,分界线明显。 4.8 早晚材渐变 gradient from earlywood to latewood 早材至晚材交界处的木质部颜色变化较缓,分界线不明显。 4.9 管孔 pore 导管在横切面上呈现的孔眼。 4.10 散孔材 diffuse-porous wood 在一个年轮内,早材与晚材管孔大小区别不明显,分布比较均匀。 4.11 环孔材 ring-rorous wood 在一个年轮内,早材管孔比晚材管孔大得多,并沿年轮呈环状排成一至数列。 4.12 半环孔材 semi-porous wood 在一个年轮内,早材管孔比晚材管孔稍大,从早材到晚材的管孔逐渐变小。 4.13 管孔组合 combination of pores 相邻管孔的连接形式,环孔材观察的区间在晚材部分,而散孔材在整个年轮内。 4.14 导管分子穿孔 vessel perforation plates 指两个导管分子纵向相连时,其端壁相通的孔隙称为穿孔,有单穿孔和复穿孔。 4.15 管间纹孔式 intervessel piti 2 DB51/T 1902—2014 导管与导管之间的纹孔排列形式,有梯状纹孔、对列纹孔和互列纹孔。 4.16 离管型薄壁组织 apotracheal axial parenchyma 轴向薄壁组织不依附于导管周围,有星散状、星散-聚合状、轮界状、离管带状。 4.17 傍管型薄壁组织 paratracheal axial parenchyma 轴向薄壁组织排列在导管周围,有稀疏环管状、环管束状、翼状、聚翼状和傍管带状。 4.18 木射线宽度 width of wood ray 在弦切面上木射线中部最宽处的距离或细胞个数。 4.19 木射线高度 height of wood ray 在弦切面上木射线上下两端间距离或细胞个数。 4.20 单列木射线 uniseriate rays 在弦切面上木射线仅1个细胞宽。 4.21 多列木射线 multiseriate rays 在弦切面上木射线宽为2列以上,为绝大多数阔叶材所具有。 4.22 聚合木射线 aggregate rays 许多单独的射线组织聚集在一起,在肉眼下似单一的宽射线。 4.23 木射线叠生 rays storied 在弦切面上射线呈水平方向整齐排列,宏观特征称波痕。 4.24 同形射线组织 homogeneous rays 射线全部由横卧射线细胞组成。 4.25 异形射线组织 heterogeneous rays 射线组织由方形或直立射线细胞和横卧射线细胞组成,可分异形I、Ⅱ、Ⅲ型。 3 DB51/T 1902—2014 4.26 射线管胞齿状加厚 dentate thickenings for ray tracheids 针叶材射线管胞的内壁形态呈锯齿状突起。 4.27 交叉场纹孔 cross field pits 在针叶材径切面上,早材轴向管胞与射线薄壁细胞相交区域内观察到的纹孔式。 4.28 树脂道 resin canals 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针叶材中具有储藏树脂功能,有轴向和径向两种。 4.29 树胶道 gum canals 由分泌细胞围绕而成的长形细胞间隙,阔叶材中具有储藏树胶功能,有轴向和径向两种。 4.30 侵填体 tyloses 导管周围的薄壁细胞在具有生活力时,经过导管壁的纹孔口被挤压进入导管内,以致填塞导管腔而 形成的囊状填充物。 4.31 螺纹加厚 helicall thickenings 在细胞次生壁内表面上,由微纤丝局部聚集而形成的屋脊状凸起,呈螺旋状环绕着细胞内 壁的加厚组织。 4.32 材色 wood color 指木材在自然光下呈现的颜色。 4.33 木材气干密度 wood air-dried density 指木材含水率在12%时的密度。分为甚小(≤0.350g/cm3 )、小(0.350g/cm3 ~0.550g/cm3 )、中 (0.551g/cm3~0.750g/cm3)、大(0.751g/cm3~0.950g/cm3)、甚大(>0.950g/cm3)五级。 5 鉴别方法 5.1 取样方法 5.1.1 取样工具 锯、凿、刀、生长锥。锯主要用于阴沉木原材料取样,生长锥和凿主要用于阴沉木制品取样。 5.1.2 4 阴沉木原材料取样 DB51/T 1902—2014 具有明显主干原材料,试样取自靠近心边材交界处;只具有根部的原材料,试样取自靠近基部处; 只具有树枝部的原材料,试样取自枝条较粗的一端。试样均从生长轮正常处截取,试材尺寸为20mm×20mm ×20mm,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要求相互垂直。 5.1.3 阴沉木制品取样 用生长锥或凿从不影响阴沉木制品的外观处取样,试样尺寸5mm×5mm×5mm。 5.2 制片方法 5.2.1 5.2.1.1 制片设备、器具与试剂 设备 滑走式切片机、磨刀机、电炉、烘箱、光学显微镜。 5.2.1.2 器具 烧杯、培养皿、单面刀片、一次性切片刀、解剖针、镊子、毛笔、载玻片、盖玻片。 5.2.1.3 试剂 30%双氧水、氢氟酸、甘油、番红、酒精、二甲苯、中性树脂胶。 5.2.2 试样软化 材质轻软木材可直接水煮法软化处理。材质较硬木材,可先将试样水煮后,采用酒精-甘油法、氢 氟酸-双氧水法软化处理。 5.2.2.1 水煮法 试样置于盛水烧杯中煮沸1h~2h,一般至试样下沉为止。 5.2.2.2 酒精-甘油法 用95%酒精、甘油各1份的混合液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为一个星期至一个月。 5.2.2.3 氢氟酸-双氧水酸法 用10%氢氟酸浸泡1h~2h,随即用30%双氧水浸泡3h~5h,此法可用于极难软化的木材。 5.2.3 切片 将软化好的试材修整为标准三切面的试样,尺寸不小于5mm×5mm×5mm。将试样装在切片机试材 夹中,试样切面成水平后固定,调整刀架角度为5°~10°。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切片厚均为20μm~ 30μm。用蘸有蒸馏水的湿毛笔取下切片,置于盛有蒸馏水的培养皿中。 5.2.4 染色 1%番红水溶液染色。 5.2.5 脱水和透明 5 DB51/T 19

pdf文档 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 四川省 第 1 页 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 四川省 第 2 页 DB51-T 1902-2014 阴沉木树种鉴别方法 四川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12:51:08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