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99 B 61 备案号:42505-2014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277—2014 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2014 - 06 - 09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1277—2014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青海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樊光辉、王占林、时保国、杨红文、郑淑霞、马玉林、年奎、王成。 I DB63/T 1277—2014 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松大田播种育苗、容器育苗和人工造林的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海拔2800m以下地区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63/T 237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3 大田播种育苗 3.1 选址 选择交通便利、水源方便、排水良好、背风向阳、土壤厚度30 cm以上的平坦地段或缓坡地。 3.2 整地施肥 3.2.1 整地方法 条块状全面整地,深翻25 cm-30 cm,打耱耙平,除去碎石杂草等。 3.2.2 整地时间 秋末冬初或春季。 3.2.3 施肥 2 2 2 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5000 kg/hm -30000 kg/hm ,氮磷复合肥300 kg/hm 。 3.2.4 土壤处理 整地与土壤处理同时进行,以防治病虫害,结合药剂见附录A,施药后及时深翻入土层内,随施随 2 翻,防治药剂挥发、失效。同时施硫酸亚铁500 kg/hm 。 3.2.5 作床 育苗前浇透水,待土壤能捏成团,落地散开时作床。采用高床,苗床高15 cm,宽80 cm~100 cm。 作业步道宽50 cm。 3.3 种子处理 1 DB63/T 1277—2014 在播种前7d,用40 ℃的清水浸种24 h,清除浮在水面上的空粒种子和杂质,将种子捞出后用0.5% 的硫酸铜或高锰酸钾消毒2 h,再用清水清洗种子,捞出阴干。用相当于种子体积3倍的净细沙混匀堆放, 并用麻袋覆盖,在15 ℃~25 ℃的温度下进行催芽,每日搅拌两次,随时洒水,湿度保持在65%左右, 待种子1/3 裂口露白时即可播种。 3.4 播种 2 播种时间4月下旬~5月上旬。播种量600 kg/hm 。采用条播,播幅宽20 cm,幅间10 cm,开1 cm深 的播种沟,沟内均匀地撒上种子,镇压,用过筛的细腐殖质土或细沙覆盖,覆盖厚度1 cm。轻轻镇压后 用洒水壶均匀的喷湿浇灌,最后对整个苗床用遮阴网遮阴。 3.5 苗期管理 3.5.1 灌溉 3.5.1.1 出苗前灌溉 采用喷灌,每天早晚对苗床喷洒1次,保持床面湿润,喷洒水量以喷湿苗床表层土壤1.5 cm为宜。 如遇阴雨天气,减少喷水次数或不喷水。 3.5.1.2 出苗后灌溉 出苗后灌溉次数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而定,出苗初期,2~3d喷灌1次,喷水量以喷湿苗床表层土壤3 cm 为宜,随着苗木的生长,减少喷灌次数,增加喷水量,10~15d喷1次,喷水量以喷湿苗床表层土壤10 cm 为宜。喷灌时间为早晚或阴天。 3.5.2 松土除草 松土不能损伤苗根,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 清除干净苗床、步道、地埂上的杂草。 3.5.3 施追肥 2 追肥以尿素为主,结合浇水进行,施肥量依苗木大小而定,6月份追施30 kg/hm ,7月份追施50 2 2 kg/hm ,8月份追施磷钾肥75 kg/hm 。 3.5.4 病虫害防治 出苗后每隔10 d~15 d喷洒1次1000 mg/kg~3000 mg/kg杀菌剂(附录A)进行消毒处理,到7月下 旬苗木基部木质化不见病害蔓延为止;用杀菌剂(附录A)在苗床打孔灌药,每个播幅间打孔4~5 个, 预防地下害虫危害苗木。 3.5.5 越冬 冬灌后于11月上旬采用埋土、覆盖作物秸秆等方法进行越冬。 4 4.1 容器育苗 容器选择 容器选择聚乙烯薄膜营养袋或聚乙烯薄膜蜂窝状塑料容器。 4.2 育苗基质 2 DB63/T 1277—2014 3 60%无菌土(园土消毒)+35%菌根土(森林腐殖质土消毒)+5%有机肥,另外,加入0.5 kg/m 磷酸 3 二铵, 0.2 kg/m 硫酸亚铁。 4.3 作床 采用水平底床,宽度为1.0 m,步道宽40 cm,步道高出地面20 cm。苗床周围配制排水渠。 4.4 装袋摆放 填充基质时,基质低于袋口1 cm-2 cm,分层振实,逐行摆放,靠实竖直,摆完后用细土或沙子填 实袋与袋之间的空隙。 4.5 种子处理 同本规程3.3。 4.6 播种 播种前1 d灌水,浸透袋中基质。播种时,将处理好的种子在容器内点播,点播深1 cm,每个容器 内放2-3粒种子,再用过筛的细腐殖质土或细沙覆盖,覆盖厚度1 cm。最后对整个苗床用无纺布覆盖, 并将床面喷洒水至覆土喷湿为止,以便种子和土壤充分接触.出苗前每天进行洒水2-3次保持床面湿润至 种子出苗脱帽。 容器苗苗期管理 同本规程3.5。 5 造林 5.1 造林地选择 造林地选择海拔2800 m以下的阴坡、半阴坡、半阳坡,土层厚度1 m以上的地块。 5.2 整地 5.2.1 整地时间 春季造林和雨季造林在造林前一年进行整地。秋季造林在当年雨季前进行整地。 5.2.2 整地方式 地势平坦的地块采用穴状整地,地势较陡的地块采用鱼鳞坑,外高内低。 裸根苗和容器苗造林,穴状整地规格:长×宽×深各30 cm。鱼鳞坑整地方法及规格按DB63/T 237 执行。 大苗(5年生以上)造林,穴状整地规格:长×宽×深:60 cm×50 cm×40 cm。鱼鳞坑整地方法及 规格按DB63/T 237执行。 5.3 栽植 5.3.1 5.3.1.1 裸根苗栽植 栽植时间 春季造林在4月上旬~5月上旬;秋季造林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土壤封冻前。 3 DB63/T 1277—2014 5.3.1.2 苗木规格 选择3年-4年Ⅱ级以上合格苗木,苗木等级质量参照附录C。 5.3.1.3 苗木栽植 苗木栽植前根系蘸上泥浆,栽植时苗干竖直,根系舒展,要求三埋、二踩、一提苗,并覆松土与地 面平。 5.3.1.4 栽植密度 2 2 密度4000 株/hm -5000 株/hm 。 5.3.2 5.3.2.1 容器苗栽植 栽植时间 容器苗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春季造林在4月上旬~5月中旬造林;秋季造林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 土壤封冻前造林。雨季造林要在第一次透雨之后的连阴天栽植。 5.3.2.2 苗木规格 选择2年-3年生Ⅱ级以上合格苗木,苗木等级质量参照附录C。 5.3.2.3 苗木起运 造林前对容器苗灌足水,按顺序取出,轻放于运苗器中,运往造林地。 5.3.2.4 苗木栽植 去除容器后将苗木轻放入穴,埋土踏实,严禁将容器内的土坨踏散,容器苗根系在容器内保持自然 舒展状态。 5.3.2.5 栽植密度 2 2 密度4000 株/hm -5000 株/hm 。 5.3.3 5.3.3.1 大苗栽植 栽植时间 春季造林在4月上旬~5月中旬;秋季造林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土壤封冻前。 5.3.3.2 苗木规格 选择5年-7年生Ⅱ级以上合格苗木,苗木等级质量参照附录C。 5.3.3.3 苗木起运 造林前一年秋季对苗圃地灌足水,翌年带土团起苗,土团规格:长×宽×深:30cm×30cm×30cm。 土团用草绳缠绕加固,运往造林地。 5.3.3.4 苗木栽植 栽植时苗干竖直,根系舒展,要求三埋、二踩、一提苗,并覆松土与地面平。 4 DB63/T 1277—2014 5.3.3.5 栽植密度 2 2 造林密度3330株/hm -4000株/hm 。 5.4 抚育管理 5.4.1 灌溉 栽植后及时浇灌定根水,生长期浇水次数和时间视天气和土壤干旱情况而定,浇水时以小水漫灌浇 足浇饱为准,封冻前浇灌防冻水。 5.4.2 松土除草 每年松土、除草1~3次,连续进行3~5年。除草要“除早、除小、除了”。松土除草要做到里浅外 深,深度5cm~10cm。 5.4.3 整形修剪 冬剪或夏剪,每年从树干基部剪除一轮分枝,剪去影响树形、无用的枝条。以促进生长,要特别注 意保护主梢,留下的枝条或芽构成植株的骨架。 5.4.4 补植 对造林成活率不合格的造林地,采用同龄苗木及时进行补植。 5.4.5 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治。具体防治方法见附录B。 5.4.6 造林地管护 采取架设围拦等措施,进行封禁保护,严禁进入林地放牧或打柴。 5 DB63/T 1277—2014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见表A.1。 表A.1 药剂名称 剂 型 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 防治病虫、病害种类 药 量 备 注 硫酸亚铁 粉剂 500 kg/hm2 土壤消毒 辛硫磷 50%乳剂 20kg/hm2 土壤灭虫 硫酸亚铁 2%-3%水剂 根腐型立枯病 9000kg/hm2 幼苗期喷施 辛硫磷 50%乳剂 地下害虫 5kg/ hm2(0.1%) 幼苗期灌施 6 DB63/T 1277—2014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油松幼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油松幼树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B.1。 表B.1 病虫 种类 油松松 针锈病 油松 落针病 防治时间 8月中下旬 5月-6月子囊孢子散 发高峰之前。 油松幼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发生规律 生物防治 喷洒1:1:170的波尔多液, 以菌丝在松针叶中越冬,主要 0.3-0.5 波 美 度 石 硫 合 剂 危害油松针叶,引起针叶枯黄 或15%粉锈宁1000倍液,隔 早落,使新梢生长缓慢或死 半月1次,共喷2-3次。 亡。在树冠下部发病较重。 喷 洒 1:1:100 的 波 尔 多 液 1、加强营林措施,多营 病原为散斑壳菌,通常侵害2 或 50% 退 菌 特 500-800 倍 造混交林,避免纯林。 年上针叶。病原多以菌丝体或 液、70%敌克松500-800倍 2、加强幼林管理,及时 小囊盘在落地或树上针叶上 液、65%代森锌500倍液

pdf文档 DB63-T 1277-2014 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277-2014 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277-2014 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277-2014 油松育苗和人工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7:30:59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