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40 B 61 备案号:44846-2015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346—2015 紫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2015- 02 - 09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5 - 03 - 15 实施 发 布 DB63/T 1346—2015 前 言 本规程的编制符合GB/T 1.1—2009规定。 本规程由西宁市北山林场提出。 本规程由青海省林业厅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西宁市北山林场。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马宏、马文斌、李青玉、李雪林、魏文龙、姜毅、刘彩虹、郑寿明、姚旭东、 孙文明、李宗彦、祁承莹、赵勇、李生荣、王小斌。 I DB63/T 1346—2015 紫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紫丁香种子采收、播种育苗、苗期管理、起苗、移植育苗、出圃及人工造林等全过程 的技术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海拔2800 m以下的苗圃、林场等从事紫丁香苗木培育和人工造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DB63/T 236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63/T 237 主要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DB63/T 299 育苗技术规程。 3 育苗 3.1 种子的采收与调制 3.1.1 种子采收 3.1.1.1 采收时间 采摘的时期在每年8月下旬~9月下旬,以蒴果由绿色变为黄褐色时为种子采收最佳时期。 3.1.1.2 采收方式 人工采摘。 3.1.2 种子调制 3.1.2.1 采后处理 从小枝上采集果穗后及时堆放于通风干燥的室内阴干,堆放厚度4 cm~5 cm,经常翻动,待蒴果开 裂,除去毗籽即得净籽。种子千粒重16 g~18 g。 3.1.2.2 种子储藏 置于室内干燥处储藏,种子储藏时间不能超过2年。 3.2 3.2.1 播种育苗 圃地选择 1 DB63/T 1346—2015 选择地势平坦,具有良好的灌溉和排水条件,土壤质地疏松肥沃,PH值8.5以下,土层厚度不少于 50 cm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育苗地。可将大田、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场所。 3.2.2 整地 深翻30 cm~35 cm,除去碎石杂草,耙磨整平。 3.2.3 土壤处理 结合整地在土壤中施入杀虫剂和杀菌剂,药剂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A。 3.2.4 施肥 3 2 3 2 2 2 先施入农家肥45 m /hm ~75 m /hm ,再施入氮磷钾复合化肥300 kg/hm ~450 kg/hm 。 3.2.5 作床 作床前3 d~5 d灌透水,将圃地整平后作床,可作平床或高床。 3.2.5.1 平床 苗床宽100 cm~120 cm,步道宽30 cm~35 cm。 3.2.5.2 高床 在地下水位较高或灌溉条件好的苗圃可采用高床,苗床高出步道15 cm~20 cm,床面宽100 cm~ 120cm。 3.2.6 种子处理 将种子用清水浸泡48 h后,用0.5%的高锰酸钾浸20 min~40 min,再用清水清洗、沥干后,把种子 与细河沙按1:3比例混合均匀,置于温暖处并覆盖薄膜,每天翻动5次~8次,洒水保湿,待1/3的种子 露白后即可进行播种。 3.2.7 播种 3.2.7.1 播种时间 温室大棚播种时间全年均可,大田播种时间为4月中旬至5月中下旬。 3.2.7.2 播种量 2 2 67.5 kg/hm ~82.5 kg/hm 。 3.2.7.3 播种方法 采用混沙条播或撒播方式。条播播幅宽10 cm~15 cm,行间距为10 cm~15 cm。 3.2.7.4 播种深度 覆土厚度0.5 cm~0.7 cm,覆土后轻轻镇压,再覆一层无纺布,表面洒水保湿。 3.3 3.3.1 播种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 2 DB63/T 1346—2015 播种后,每天洒水4次~6次。大田播种后,可覆无纺布进行保湿,当幼苗基本出齐后选择阴天或傍 晚去除无纺布,无纺布去除后每天洒水4次~6次。当苗高达2 cm~3 cm后,每天洒水2次~3次,当苗高 达10 cm以上、叶片达5片~7片,进行沟灌。 3.3.2 温度控制 温室大棚内温度控制在25 ℃~30 ℃,当温度超过30 ℃时,及时打开通风口进行通风降温。 3.3.3 松土与除草 松土、除草要及时、全面,做到不伤苗、不伤根。 3.3.4 间苗 2 2 苗木生长稳定后间苗定株,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保留密度为70万株/hm ~90万株/hm 。 3.3.5 追肥 2 2 结合灌水撒施氮肥75 kg/hm ~150 kg/hm 。 3.3.6 病害防治 幼苗易发生立枯病,用相应灭菌剂防治,药剂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 B。 3.3.7 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有地下害虫蛴螬及食叶害虫蚜虫,用相应无公害杀虫剂防治,药剂的使用方法参见附录B。 3.3.8 检疫 苗木出圃前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 3.3.9 越冬期管理 温室育苗需在9月底10月初逐步揭棚,及时炼苗。土壤结冻前灌透冬水。 3.4 播种苗起苗 3.4.1 起苗前灌溉 起苗前2 d~3 d灌足一次透水,待土壤稍干后再起苗。 3.4.2 起苗时间 温室大棚春季起苗时间2月下旬~3月上旬,大田春季起苗时间4月上旬~4月下旬,秋季起苗时间均 为9月~10月。 3.4.3 起苗方法 采用人工起苗。 3.4.4 起苗要求 起苗时要注意保持根系完整,做到随起、随运、随栽植。 3.4.5 苗木分级 3 DB63/T 1346—2015 Ⅰ级苗标准为地径≥0.3 cm,苗高≥40 cm;Ⅱ级苗标准为0.4 cm>地径≥0.2 cm,40 cm>苗高≥ 20 cm,同时要求种苗具有良好的根系。 4 移植育苗 按照株距40 cm~50 cm、行距50 cm~60 cm进行移植。 4.1 整地 参照本规程3.2.2执行。 4.2 土壤处理 参照本规程3.2.3执行。 4.3 施肥 3 2 3 2 2 2 先施入农家肥75 m /hm ~90 m /hm ,再施入氮磷钾复合化肥,用量 300 kg/hm ~450 kg/hm 。 4.4 移植 4.4.1 移植时间 参照本规程3.4.2执行。 4.4.2 移植密度 2 2 移植密度30000株/hm ~60000株/hm 。 4.4.3 移植方法 穴状移植,移植后即浇透水。 4.5 移植苗期管理 4.5.1 平茬 移植浇水后平茬,平茬高度5 cm~10 cm,要求茬口平整。 4.5.2 灌溉 移植后及时灌水,一周后进行第二次灌溉,全年灌水5次~7次。 4.5.3 除草与松土 参照本规程3.3.3执行。 4.5.4 追肥 2 2 移植当年6月下旬~7月中旬追施氮肥1次~2次,每次撒施150 kg/hm ~300 kg/hm ,或用浓度为 2 2 3‰~5‰的液态氮肥进行叶面喷施。移植第二年早春结合浅翻施入复合肥,用量225 kg/hm ~375 kg/hm 。 4.5.5 4.5.5.1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4 DB63/T 1346—2015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褐斑病等,用相应灭菌剂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B。 4.5.5.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叶蝉、蚜虫等食叶害虫及蛴螬等地下害虫,用相应无公害杀虫剂防治,防治方法见附录 B。 4.5.6 检疫 苗木出圃前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合格证。 4.6 苗木调查和出圃 4.6.1 苗木调查 按DB63/T 299规定进行。 4.6.2 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包括起苗、苗木分级、假植、包装和运输等。 4.6.2.1 起苗 苗木地上部分生长停止后至春季萌动前起苗,土球直径规格根据苗木的大小选择20 cm~100 cm。 4.6.2.2 苗木分级 Ⅰ级苗标准为分枝4个以上,苗高≥100 cm,土球≥30 cm;Ⅱ级苗标准为4个>分枝≥2个,100 cm >苗高≥60 cm,30 cm>土球≥20 cm。 4.6.2.3 包装和运输 按照DB63/T 236执行。 4.7 苗圃档案 苗圃档案的建立按DB63/T 299规定执行。 5 造林 5.1 造林地选择 平坦台地选择沙性或沙壤性土壤宜林地,山地、丘陵地区选择25°以下缓坡或沟谷地带,且具有灌 溉条件。 5.2 造林时间 春季造林时间3月下旬~4月下旬,秋季造林10月~11月下旬。 5.3 整地 5.3.1 整地方法 按照DB63/T 237执行。 5 DB63/T 1346—2015 5.3.2 整地时间 整地时间为3月下旬~11月底。 5.4 苗木要求 采用定植2年以上、带土球苗木造林,苗木土球直径规格,根据苗木大小选择20 cm~40 cm。 5.5 栽植 5.5.1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为每公顷2500株~3330株。 5.5.2 栽植方法 栽植前每穴拌入2 kg有机肥。栽植时,苗干竖直,根系舒展。 5.6 苗木假植 对不能及时栽植的苗木,将苗木根系用湿润土壤进行暂时埋植,以防根系干燥,保护苗木活力。 5.7 幼林抚育期管理 幼林的抚育主要包括松土、除草、灌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造林后要及时进行松土除草,松土深 度要达到6 cm~8 cm,当年松土2次~3次,以后逐年减少,松土与除草相结合。松土除草的同时,根据 林种、树种适时进行修枝、除蘖、整形等抚育管理。幼林地要严格封禁,做好幼林地病虫害预测预报, 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6 DB63/T 1346—2015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土壤处理药剂及用法 表A.1 名称 多菌灵 毒死蜱颗粒剂 土壤处理药剂及用法 使用方法 备注 2 2 土壤灭菌 2 2 土壤杀虫 结合深翻撒施,45 kg/hm ~75 kg/hm 。 结合深翻撒施,45 kg/hm ~75 kg/hm 。 7 DB63/T 1346—2015 B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紫丁香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表B.1 病虫害种类 药剂 紫丁香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防治时间 75%百菌清或 50%多菌灵可湿性 立枯病 粉剂或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 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 5 月~6 月 剂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 70%代 等 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蛴螬 剂 800 倍液或

pdf文档 DB63-T 1346-2015 紫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3-T 1346-2015 紫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1 页 DB63-T 1346-2015 紫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2 页 DB63-T 1346-2015 紫丁香育苗及造林技术规程 青海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7:15: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