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61 DB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596—2016 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tissue culture for Anthurium andraeanum 2016 - 08 - 22 发布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11 - 22 实施 发 布 DB35/T 1596—2016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外植体 ............................................................................ 1  3 培养基 ............................................................................ 1  4 接种 .............................................................................. 3  5 诱导培养 .......................................................................... 4  6 增殖培养 .......................................................................... 4  7 生根培养 .......................................................................... 4  8 培养室环境维护 .................................................................... 5  9 移栽与苗期管理 .................................................................... 5  10 技术档案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红掌组织培养培养基配方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红掌病虫害防治方法 .............................................. 8  参 考 文 献 ....................................................................... 9  I DB35/T 1596—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福建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福建省林业科技试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孝丑、陈春、高小坤、张毅智、江瑞荣、李秀娟、张月娇、朱育端、徐建球。 II DB35/T 1596—2016 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组织培养育苗技术的外植体、培养基、接种、诱导培 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培养室环境维护、移栽与苗期管理和技术档案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红掌组织培养育苗生产。 2 外植体 2.1 母本管理 母本植株应种植在温室大棚内,加强肥水管理,预防病虫害。 2.2 外植体选择 选择性状优良、生长健壮的植株幼嫩叶片及叶柄作为外植体,幼嫩叶片以卷曲阶段为最佳材料。 2.3 表面消毒 2.3.1 清洗 外植体用0.1 % ~0.3 %(m/v)洗衣粉溶液浸没并振荡5 min ~10 min,然后用自来水冲洗30 min ~ 60 min。 2.3.2 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中,用75 %(v/v)酒精浸泡外植体8 s ~10 s,立即倒净酒精后用无菌水冲洗。再 用0.1 %(m/v)HgCl2加4~5滴吐温-20浸泡,不断轻摇10 min ~15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6次, 每次1 min ~2 min,沥干水分。 3 培养基 3.1 培养基选择 3.1.1 基本培养基 MS培养基(Murashige和Skoog,1962年)。 3.1.2 培养基种类 培养基分为诱导培养基、分化培养基、继代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 3.1.3 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 1 DB35/T 1596—2016 3.2 母液配制 3.2.1 母液 包括大量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有机营养成分母液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母液。 3.2.2 浓度 与培养基的组分浓度相比较,不同母液配制的浓度为: a) 大量元素母液配制成 10~20 倍; b) 微量元素母液配制成 100~ 200 倍; c) 铁盐母液配制成 100 倍; d) 有机营养成分母液配制成 100~ 200 倍; e)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母液浓度配制成 0.1 mg/L ~1.0 mg/L。 3.2.3 试剂纯度 配制培养基所用试剂纯度为化学纯以上。 3.2.4 配制用水 用去离子水配制。 3.2.5 储藏 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母液置于4 ℃的冰箱中,铁盐母液用棕色瓶储藏,储 藏时间不超过1个月。若有沉淀、结晶、微生物和藻类生长应废弃不用。 3.2.6 标签 母液储藏容器贴上标签,标明名称、浓度、配制日期和配制人。 3.3 培养基配制 3.3.1 称量 依照培养基配方,量取所需体积60 % ~70 %的配制用水,按比例添加母液、固化剂和糖,将培养 基定容至最终体积。 3.3.2 pH 值 用1.0 mol/L盐酸或1.0 mol/L氢氧化钠调整培养基pH值至5.80。 3.3.3 分装 将培养基分装到培养容器内,培养基厚度为1.0 cm~1.2 cm,避免培养基沾到培养容器口。 3.3.4 标签 培养基分装、加盖、封口后,贴好标签,标明名称、配制日期和配制人。 3.4 3.4.1 2 培养基灭菌 灭菌 DB35/T 1596—2016 培养基分装后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器进行湿热灭菌,灭菌压力为0.1 Mpa,温度为121 ℃,灭菌时间 为15 min~20 min。 3.4.2 冷却与储存 灭菌后的培养基置于无风、洁净和避光的环境中冷却,环境温度15 ℃~25 ℃、空气相对湿度30 % ~ 60 %,储存时间不超过15 d。 4 接种 4.1 准备工作 4.1.1 人员保洁 进入接种室前,在缓冲室更换拖鞋,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用洗洁剂洗净手。经风淋室除尘后 进入接种室。 4.1.2 物品灭菌 接种器械、纱布等物品使用前应进行灭菌,灭菌方法见4.4.1。 4.1.3 接种室消毒 接种室消毒按以下步骤操作: a) 接种室和缓冲室预先用紫外灯进行消毒 30 min,在关闭紫外灯 30 min~60 min 后接种人员进 入接种室打开超净工作台; b) 接种人员对超净工作台上的工具、台面和两侧挡板用 75 %(v/v)酒精或 0.1 %(v/v)新洁尔 灭进行擦拭杀菌; c) 接种前 15 min 打开接种用电热灭菌器。 4.1.4 母瓶 选取无污染、生长正常的母瓶进行转瓶。 4.1.5 培养容器 培养容器用75 %(v/v)酒精进行表面擦拭灭菌,置于超净工作台边备用。 4.2 无菌操作 4.2.1 消毒 接种人员在接种前用75 %(v/v)酒精对手部进行擦拭消毒。 4.2.2 器械更换 使用过的器皿要更换,使用过的接种器械用75 %(v/v)酒精浸湿的无菌纱布擦净后重新灭菌晾放 备用,避免交叉污染。灭菌选用下列方法之一: a) 酒精灯灭菌:接种器械在酒精灯火焰外焰上灼烧 10 s 以上; b) 电热灭菌器灭菌:接种器械插入 280 ℃~300 ℃的导热石英珠中灭菌 15 s 以上。 4.2.3 接种方法 3 DB35/T 1596—2016 接种器械在接种器皿的斜上方操作,将培养材料进行切割,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材料与培养基要 接触良好,分布均匀。接种后盖好容器盖,注明品种代号、培养基种类、人员编号和接种日期。 4.2.4 接种后处理 熄灭酒精灯或关闭电热灭菌器,清洁超净工作台和接种室,最后关闭超净工作台及电源。 5 诱导培养 5.1 愈伤组织诱导 将表面消毒处理后的叶片切割成大小为1.0 cm × 1.0 cm,叶柄切割成长度为1.5 cm后,平铺接种 到诱导培养基。 5.2 芽诱导 将愈伤组织转接至分化培养基。 5.3 培养条件 接种后暗培养4 d ~6 d,再转入光照培养。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3 ℃ ± 2 ℃,光照强度为1500 lx ~ 2000 lx,光照时间为每天12 h~14 h。 6 增殖培养 6.1 继代接种 将继代苗切割成芽丛,接种到继代培养基,容积200 mL培养瓶(直径6.0 cm)接种芽丛不少于5丛, 芽数不少于25个。 6.2 继代周期 每隔35 d~40 d转接一次。 6.3 继代苗质量 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叶色具原品种特性,茎叶无玻璃化; b) 继代增殖系数 3.0~5.0; c) 无烫伤; d) 无污染。 6.4 继代培养代数 代数控制在15代以内。 7 生根培养 7.1 4 生根接种 DB35/T 1596—2016 选择生长健壮、高度为1.5 cm~2.5 cm的继代增殖单芽,接种到生根培养基,容积200 mL培养瓶(直 径6.0 cm)接种单芽不少于12个,培养条件见6.3。 7.2 出瓶苗标准 出瓶苗应符合以下标准: a) 苗健壮、挺直,叶片有层次感、色泽正常,具原品种特性,无玻璃化; b) 苗高 2.5 cm~3.5 cm,节间距 0.5 cm~1.0 cm,茎粗 1.0 mm~2.0 m

pdf文档 DB35-T 1596-2016 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596-2016 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596-2016 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596-2016 红掌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6:06:25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