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61 DB41 河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1/T 1214—2016 大果榉栽培技术规程 2016 - 03 - 18 发布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 06 - 18 实施 发 布 DB41/T 1214—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林木种子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牛文魁、李洁、买倩、郑旭东、卫新华、李滨希、赵向荣。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齐铭锟、王传兴、李杨平、史小兵、原佩剑、卢庆华、齐蕾。 Ⅰ DB41/T 1214—2016 大果榉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果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播种育苗、出圃、大苗培育、造林、病虫害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大果榉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DB41/T 383 林业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大果榉 Zelkova sinica Schneidte. 又名小叶榉,为榆科榉属,落叶乔木,高达20 m。成年大果榉树干灰白色或青黄色,秋后树皮呈不 规则片状脱落,刚脱落时呈金黄色。嫩枝褐色或紫褐色,密被灰白色柔毛,以后渐脱落。叶纸质或厚纸 质,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尾状渐尖,基部稍偏斜。花单性,稀杂性,雌雄同株。核果不规则倒卵状菱形, 顶端微歪斜,几乎不凹陷,直径5 mm~7 mm。花期4月,果期10月。 4 播种育苗 4.1 种子采集 选择无病虫害、树形好、生长健壮的中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10月份果实由青转黄时采种,采后摊 在向阳通风处自然干燥,装入透气的容器中,放在室内阴凉、通风处干藏。 4.2 圃地选择 按DB41/T 383的规定执行。 4.3 整地作畦 2 上冻前,每667 m 施饼肥150 kg,深翻30 cm以上,播前细整耙平,筑成宽120 cm的平畦,长根据地 形而定,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进行消毒杀菌。 4.4 种子处理 1 DB41/T 1214—2016 11月初,将干藏种子与湿润河沙按1:3混合,移入坑内,坑深1 m,长、宽以种子多少而定。沙的湿 度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为宜。离坑沿20 cm覆盖湿沙,坑中间每隔1 m竖立草把,下通坑底上露地面。播 前15 d连沙带种取出,置于25 ℃环境中催芽,待20%种子露白时播种。 4.5 播种 2 3月中下旬,在畦内按30 cm行距开沟条播,顺沟浇水,渗下后,每667 m 4 kg~6 kg均匀撒播, 覆1 cm厚细土,再盖1 cm厚的木屑或麦糠,及时喷水。 4.6 苗期管理 4.6.1 出苗期 保持畦面湿润,幼苗出齐后,小水浅浇。及时除草。 4.6.2 间苗定苗 2 按DB41/T 383的规定执行。每667 m 定苗20000~25000株。 4.6.3 灌溉 根据墒情适时灌溉。 4.6.4 松土除草 按DB41/T 383的规定执行。 4.6.5 追肥 2 苗高30 cm左右时,每667 m 沟施N:P:K为20:15:15的复混肥50 kg,施后及时浇水。进入9月,每 隔15 d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连喷2~3次。 5 出圃 5.1 时间 落叶后至发芽前。 5.2 起苗 起苗前视墒情浇透水。起苗时保证根系完整。 5.3 分级 大果榉苗木质量分级见表1。 5.4 包装和运输 每100株1捆,挂上标签。当地造林,随起随运随栽;运输期间用保湿材料包装根部,盖好篷布,严 防风吹日晒。 2 DB41/T 1214—2016 表1 大果榉苗木质量分级 Ⅰ级苗 苗木 苗龄 种类 播种苗 1-0 地径 苗高 cm cm > > 1.0 110 Ⅱ级苗 根系 长度 cm 25 根系 >5cm 长Ⅰ 根幅 级侧根数 cm 8 - 地径 苗高 cm cm 0.7~ 80~ 1.0 110 长度 cm 20~25 >5cm 长 Ⅰ级侧根 数 根幅 cm 5 - 6 大苗培育 6.1 移植 3月上旬,在移植圃内按株行距1 m×1 m挖定植穴,规格50 cm×50 cm×60 cm,选用生长健壮、病 虫害的木。采用“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方法进行栽植,栽后及时浇水,封细土。 6.2 修剪 主干新梢长15 cm~20 cm时,疏除竞争枝,其余小枝保留。 2 a以后,生长期,疏除主干竞争枝;休眠期,修枝高度约为树高的1/2。枝下高达到2.5 m~3 m 后,修剪,保持不偏冠。 6.3 土肥水管理 根据墒情适时灌溉,每次灌溉和大雨后适时中耕除草。10月至翌年3月,株施N:P:K为20:15:15 的复混肥1 kg,以后逐年增加施肥量。 6.4 二次移植 胸径达到6 cm~8 cm后,应加大株行距,进行二次移植。 6.5 起苗 休眠期,可不带土球,根幅为胸径的8~10倍;生长期应带土球,土球直径为胸径的8~10倍,土球 高度为土球直径的2/3;必要时草绳绑缚。起苗应保证根系完好、无机械损伤,装卸车应适当保护,防 止造成新的机械损伤和碰散土球。 7 造林 7.1 造林地选择 背风向阳的山地、丘陵和平原,土壤厚度50 cm以上,pH值6.0~8.0,地下水位1.5 m以下,盐含量 0.15%以下,海拔100 m~1000 m的壤土和沙壤土。 7.2 造林模式 3 DB41/T 1214—2016 山地纯林或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黄栌(Cotinus coggygria)、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等多种针阔树种进行片状、行间混交;平地园林绿化单行、多行、片状、孤植、丛植均可。 7.3 造林密度 每667 ㎡栽植80株~110株。 7.4 整地 山地鱼鳞坑整地,规格60 cm×60 cm×60 cm;园林绿化栽植穴规格100 cm×100 cm×70 cm。 7.5 苗木规格 山地造林用II级以上苗,园林绿化用截干、半冠或全冠优质大苗。 7.6 栽植 7.6.1 时间 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发芽前,秋栽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 7.6.2 栽植方法 苗木扶正、根系舒展,先表土后心土,踏实,栽后及时浇水封细土。栽植时可用保水剂,封土后用 薄膜或杂草覆盖穴面。 7.7 成林前管护 按GB/T 15776的规定执行。 8 病虫害防治 8.1 病虫害种类 大果榉常见虫害是蚜虫和黄刺蛾,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 8.2 防治方法 大果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的规定。 4 DB41/T 1214—201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大果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大果榉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 表A.1 大果榉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害种类 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蚜虫 成、若蚜吸食叶片、茎杆、嫩稍汁液, 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2000 Aphidoidea 使叶片嫩稍皱缩干枯。 倍液防治。 1、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 黄刺蛾 幼虫取食叶片,影响树势。 Cnidocampa flavescens Walker 幼苗多从茎基部染病,病部不变色或呈 猝倒病 Pythium aphanidermatum(Eds)Fitzp 2、保护利用小茧蜂、上海青蜂等刺蛾 天敌昆虫。 出苗期间,用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黄褐色,病势发展迅速,子叶仍为绿色、 1000 倍液,每隔 10 d 喷 1 次,连喷 3 即从茎基部倒伏贴于床面。 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发病 立枯病 苗早期白天萎焉,夜间恢复,病部逐渐 Rhizoctonia solani Kuhn. 凹陷、溢缩,向上向下发展,最后干枯 死亡,但不倒伏。 次。 幼苗长出 2 片~4 片真叶时,用 80%代 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每隔 10 d 喷 1 次,连喷 3 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B41-T 1214-2016 大果榉栽培技术规程 河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15:03: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