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1 DB51 四 川 省 地 方 标 准 DB51/ T 2421—2017 乡土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2017 - 09 - 19 发布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7 - 10 - 01 实施 发 布 DB51/T 2421—2017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园地选择 .......................................................................... 1 5 品种选择 .......................................................................... 2 6 栽培范围 .......................................................................... 2 7 整地 .............................................................................. 2 8 栽植 .............................................................................. 2 9 土肥水管理 ........................................................................ 2 10 嫁接改良 ......................................................................... 4 11 病虫害防治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 5 I DB51/T 2421—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四川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鹏、罗建勋、贾晨、辜云杰、周永丽、高洁。 II DB51/T 2421—2017 乡土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乡土板栗丰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和要求,包括园地选择、品种选择、栽植、授粉树 配置、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乡土板栗丰产栽培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772-2008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 15776-2006 造林技术规程 LY/T 1337-1999 板栗丰产林 LY/T 1337-2017 板栗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干旱干热河谷山地 Mountain Valley of drought and dry-hot 四川攀西地区安宁河及金沙江流域沿线干旱少雨、晴朗多风、光照时间长、雨量集中的区域。 3.2 川西南山地 In the Mountainous area of southwest Si Chuan 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包括攀枝花市全部、凉山州大部和雅安、乐山的一部分。 4 4.1 园地选择 气象因子 按《LY/T 1337-1999》、《LY/T 1337-2017》标准执行,乡土板栗适宜的年均温13 ℃~18 ℃,≥ 10 ℃积温6000 ℃~7500 ℃,年降水量500 mm~1200 mm,年日照时数1600 h以上,无霜期160天以上。 4.2 土壤 土层厚度50 cm以上,地下水位1 m以下,排水良好的砂质、砂壤质土,pH 5.5~7.0。 4.3 地形地势 1 DB51/T 2421—2017 干旱干热河谷山地海拔2000 m以下,其余地方海拔1800 m以下,背风向阳、坡度在25°以下的荒山、 荒坡、坡耕地、河滩地及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 5 品种选择 在川西南山地或攀西地区选择省级及以上审认定良种或本地品质较好的主栽品种,并选择与主栽品 种花期一致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树。 6 栽培范围 本标准乡土板栗栽培范围主要适用于四川攀西地区。 7 整地 坡度小于20°的缓坡先筑带宽2 m、带间距5 m~6 m的水平梯地后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为1 m×1 m ×0.8 m;坡度在20°~25°的坡地挖定植穴,定植穴大小为0.8 m×0.8 m×0.6 m。底、表土分放,表 土混合有机肥后回填穴底。 8 栽植 8.1 苗木规格 采用嫁接苗,培育方法、嫁接方法及苗木规格按《LY/T 1337-1999》、《LY/T 1337-2017》执行, 10月下旬~11月中旬播种培育砧木,第二年1~3月嫁接后当年雨季或秋季出圃栽植,也可第三年春季或 雨季出圃栽植。 8.2 栽植时间 川西南山地或攀西地区在5月~6月造林,有水源保证的地方也可在9月~10月造林或春季萌芽前即2 月中旬~3月上旬造林;栽植时去除部分较嫩的枝叶,按《GB/T 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标准执行。 8.3 栽植密度 每亩栽植55株~100株,当树冠覆盖率达80%以上时,进行回缩或间伐,最终保持栽植密度为22~33 株/亩,株行距4 m~5 m×5 m~6 m。 8.4 授粉树配置 1个主栽品种配植1~2个授粉品种,两者的株数比例为6~8:1,也可以选择2个优良品种隔行或隔 双行等量相间栽植,建议主栽品种选择省级及以上审认定良种或本地品质较好的主栽品种,保持土壤湿 润,有条件的地方用水浇透或用薄膜履盖,次年6月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苗需补栽。 9 土肥水管理 9.1 9.1.1 2 施肥 施肥量 DB51/T 2421—2017 按《LY/T 1337-1999》、《LY/T 1337-2017》标准执行。定植前施腐熟厩肥或有机肥料及钙镁磷肥, 与表土混匀后回填坑内。 9.1.2 施肥时间 幼树定植当年成活后一年2次,第1次3月中下旬栗树萌芽前施,第2次10月中下旬施;结果树一年3 次,第1次3月上中旬施催芽肥,第2次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施壮果肥,第3次10月中下旬果实采收后施越 冬肥。 9.1.3 施肥方法 根际施肥在树冠滴水线处,采用环状宽沟、对称半月形宽沟施肥,宽度20 cm~25 cm,深度25 cm~ 30 cm,施用时肥料应先溶于水后再沟施,边施肥边浇水,将肥料和土壤混匀并及时回土填沟;根外施 肥在8月中旬~8月下旬,叶面喷0.1%磷酸二氢钾2次,间隔10天~15天。 9.2 整形 以自然开心形为主,嫁接苗定植后在苗木离地40 cm~60 cm高处采取短截的方式定干,使短截口以 下部位的饱满芽尽快分化为枝条,再从分枝中选留3个~5个生长相对健壮、空间分布适宜、开张角度为 50°~60°的分枝进行培养,并使之成为主枝,形成树体的基础结构,最后从各主枝的分枝中剪除多余 分枝后留取2个~3个生长健壮、空间分布合理的分枝留60 cm~70 cm短截以形成副主枝。 9.3 修剪 对生长过密和交叉、重叠的枝条进行剪除,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冠开张,冠幅控制在4 m~5 m;幼树栽植后当年新梢长到30 cm左右时进行摘心,疏除过密枝、交叉枝;盛果期修剪因树制宜,修密 留疏,回缩过密大枝或侧枝,剪去细弱枝、鸡爪枝、交叉重叠枝、病虫枝,保持侧枝分布均匀,通风透 光,结果面大,以维护健壮树势为主。随着树体增大,郁闭度达0.9以上,树龄在10年以上时开始疏伐, 疏伐强度20%~30%,疏伐后保留郁闭度0.7~0.8或每亩保留15~22株,密植园每亩保留44株~56株;衰 老期进行回缩修剪,对侧枝、副主枝进行回缩更新,回缩到有陡长枝或生长枝的地方,利用这些枝条重 新培养骨干枝;修剪每年进行,修剪顺序先大枝、后小枝,先上部后下部,先内后外,剪口平整,大剪 口应涂保护剂,病虫枝应及时清理;树冠覆盖率控制在80%以内,每平方米树冠面积留结果母枝9-12个。 9.4 土壤管理 9.4.1 有机质 采用种植绿肥或豆类作物等方法,使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1%以上。 9.4.2 除草 板栗幼苗前期生长比较缓慢,应适时进行中耕除草,防止草荒。成园后一年3次,第1次在5月中下 旬,第2次在7月中旬~8月上中旬,第3次在果实采收后进行,并将草覆盖于树冠下。 9.4.3 间作 选择有利于养地肥地的浅根性矮杆作物或豆科作物,以及对板栗生长无影响、高温季节需水量较少、 没有与板栗相同病虫害的植物进行间作。间作作物与幼树主干距离应在1.5 m以外,随树冠扩大,逐年 缩小间作范围,稀疏栗园,可长期套种以耕代抚。 9.4.4 灌水 3 DB51/T 2421—2017 采用树冠下覆草、地膜覆盖等措施进行保水保温,在花期、果实膨大期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9.4.5 防止水土流失 在建园或板栗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按《GB/T 15772-2008》的要求做好园区或林地的水土保持工作。 10 嫁接改良 10.1 嫁接对象 低质低产和野生板栗林,嫁接改良最佳树龄5-10年。 10.2 嫁接时间 春季芽萌动前(砧木与接穗容易离皮时)20天进行高接,高接部位的枝粗不超过5 cm。 10.3 嫁接方法 插皮舌接嫁接法。即将接穗削成
DB51-T 2421-2017 乡土板栗丰产栽培技术规程 四川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9:50:4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