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1 备案号:58892-2018 广 DB44 东 省 地 方 标 准 DB44/T 2115—2018 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n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Camellia nitidissima 2018 - 01 - 25 发布 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4 - 25 实施 发 布 DB44/T 2115—2018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播种 .............................................................................. 1 4 扦插 .............................................................................. 2 5 嫁接 .............................................................................. 3 6 圈枝繁殖 .......................................................................... 3 7 苗期管理 .......................................................................... 4 8 苗木出圃 .......................................................................... 4 9 档案管理 .......................................................................... 5 I DB44/T 2115—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 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殷爱华、李鑫、万利鑫、张学平、罗昭润、赵鸿杰、胡羡聪、罗功荣、黄妙玲。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I DB44/T 2115—2018 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的播种、扦插、嫁接、圈枝繁殖、苗期管理、苗木出 圃、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金花茶的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44/T 245 广东省主要阔叶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44/T 685 茶花嫁接技术规程 3 播种 3.1 采种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采种。于 11 月~12 月果皮略微转为褐绿色时采收,采回的果 实摊放于通风阴凉处,待果皮开裂时,去掉果皮,除去空粒,得到干净种子。 3.2 种子质量要求 种子净度96%以上,发芽率90%以上,含水量15%~20%,千粒重2840 g~2950 g。种子净度、发芽 率、含水量测定检测执行GB/T 2772,播种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7908 的要求。 3.3 种子处理 种子宜随采随播。播种前,先用0.2%~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5 min~20 min,然后捞起并用 清水冲洗干净,置于荫凉处稍晾干备用。 3.4 催芽 3.4.1 作床 作宽1 m,高15 cm~20 cm的沙床,铺上10 cm新鲜河沙,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3.4.2 催芽 1 DB44/T 2115—2018 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沙床上,用干净河沙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再淋透水,保持芽床湿润。 用遮荫度 75%~85%的遮光网遮荫。 3.5 移苗 3.5.1 育苗容器 育苗容器种类执行LY/T 1000,采用规格为(8~10)cm ×(14~16)cm 的育苗容器。 3.5.2 基质 用黄心土或黄心土、泥炭土按体积 1 : 1 配置基质,加3%~ 5%的磷肥,混合均匀。 3.5.3 芽苗移植 种子经催芽60 d~80 d,长出3片叶或种子苗长至3.5 cm以上,即可移芽苗。移苗前淋透水。避开午 间高温时间段起苗,用竹签辅助拔起芽苗,放在盛有清水的盆内,随拔随移。移后随即浇透水。 3.6 移后管理 移苗后用遮荫度75%~85%的遮光网遮荫,保持湿润。定期除草,移苗50 d后,可喷施0.2%~0.3% 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每30 d喷施一次,宜早晚喷施,可结合浇水进行。 4 扦插 4.1 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扦插繁殖,以4月和9月为佳。 4.2 插床 以黄心土或黄心土、河沙按体积9 : 1 混合作插床基质,用0.5%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插床,扦插前用 清水淋透插床。 4.3 插穗 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树冠中上部1a~2a生的枝条作插穗,穗长6 cm~10 cm,顶部离芽 0.2 cm~0.3 cm 平剪,留2片~3片叶,保留顶芽或侧芽一个,离插条基部0.5 cm 处斜剪成马耳形。插 条随采随插。 4.4 扦插 扦插前先用250 mg/L~500 mg/L NAA(萘乙酸)对插穗基部处理10 min~15 min,用竹签在基质上 按株行距10 cm×10 cm用竹签插一小孔,将处理好的插穗以约45° 角斜插在插床上,入土深度为插穗长 度的2/3,插穗叶面朝同一方向,叶片之间不重叠,插后压紧插穗,并淋透水。 4.5 插后管理 扦插后30 d内每天喷淋,保持湿度70%~90%,并在插床上方用遮荫度75%~85%的遮光网遮荫。 根还未形成时,可薄施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 4.6 移苗上袋 2 DB44/T 2115—2018 扦插后插条根系长度达到3 cm~5 cm即可移苗上袋,方法如3.5。 4.7 扦插苗管理 方法如3.6。 5 嫁接 5.1 砧木选择 选用2 a生以上或地径≥1.0 cm的粗壮油茶实生苗作砧木。嫁接前淋透水,在高 10 cm~15 cm处断砧, 选择2个~3个不同方向嫁接。选留(2~3)轮枝作营养枝,其余的剪去。接后5 d内不宜淋水。 5.2 时间 以春季2月~3月和秋季9月~10月嫁接为佳。 5.3 接穗选择 选择树冠中上部健壮、无病虫、芽眼饱满的枝条作接穗,随采随接,宜在晴天上午采集,采后保留 (2~3)片半叶,保湿。 5.4 嫁接方法 采用皮接法。执行DB44/T 685。 5.5 接后管理 秋接后30 d内,春接后20 d内未成活的及时补接,用遮荫度75%~85%遮光网遮荫,保持湿度70%~ 90%。 6 圈枝繁殖 6.1 时间 高空繁殖宜在3月~5月进行。 6.2 圈枝枝条选择 选择分布于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健壮、向阳的枝条圈枝。枝条年龄3 a~5 a、直径1.0 cm以上。 6.3 环割 在选好枝条的光滑部位环割两刀,两刀口相距3 cm~5 cm,切口深度达木质部,刚切断韧皮部而不 伤木质部,剥除割口之间的皮层,刮净附在木质部的形成层。 6.4 割口处理 用500 mg/L NAA与500 mg/L IBA(吲哚丁酸)混合溶液均匀涂刷环剥切口3遍~5遍。 6.5 割口包扎 3 DB44/T 2115—2018 用适量水拌匀黄心土作基质,指缝有水渗出即可,然后用基质覆盖环剥口,泥团紧贴住环剥口,用 保鲜膜包住泥团,使其呈椭圆球状,扎紧上、下两端口。 6.6 圈枝后管理 圈枝后20 d长出新根。多雨时节时观察泥团内有否积水,如有积水需刺破薄膜及时排除积水,以免 浸烂新生幼根。 6.7 圈枝苗上袋 圈枝苗根分叉2次时可贴着泥团下端锯离或剪离母树。剪下后适当修剪枝、叶,去掉包裹泥团的薄 膜,移植于容器内,淋透水,置于湿度70%~90%的荫棚内。 7 苗期管理 7.1 遮荫 育苗区用遮荫度75%~85%遮光网遮阴。 7.2 水分 保持土壤湿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90%。 7.3 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辅以N、P、K混合肥。每年施3次~5次,分别在3月、6月、9月进行。施肥量每株 每次150 g~250 g。 7.4 有害生物防治 7.4.1 病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是炭疽病。发病初期700倍百菌清或者70%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发病盛期用凯润 (25%吡唑菌酯)2000倍和普优旺(25%苯醚甲环唑)1500倍混合液喷雾,7 d~15 d 喷一次,喷3次~ 4次。 7.4.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是茶小绿叶蝉。可用10%呲虫啉20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1000倍~1500倍液喷雾为主,7 d~15 d 喷一次,喷3次~4次。挂粘虫板物理防治为辅。 8 苗木出圃 8.1 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质量分为Ⅰ级、Ⅱ级。见苗木质量等级表,苗木质量检测执行DB44/T 245。 4 DB44/T 2115—2018 苗木质量等级表 Ⅰ级苗 苗木种类 容器苗 扦插苗 苗龄 Ⅱ级 地径(cm) 苗高(cm) > > 1-0 0.55 45 1-0 0.60 40 地径 (cm) Ⅰ、Ⅱ级苗 苗高(cm) 0.55 0.50~ 0.60 百分率 叶色正常,顶芽饱满、无损 35~45 伤 85 苗木顶芽完整、健壮,叶色 30~40 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 85 苗木嫁接愈口良好,冠型均 嫁接苗 1-0 0.50 50 0.35~ 0.50 备注 (%) > > 0.45~ 综合控制指标 嫁接 匀;二次稍老熟,具3个及以 40~50 上分枝,叶色正常,无病虫 85 枝基 径 害 二次稍老熟,具3个~4个以 圈枝苗 1-0 1.5 60 1.0~1.5 45~60
DB44-T 2115-2018 金花茶育苗技术规程 广东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6:16: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