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1 备案号:58754-2018 青 海 DB63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1637—2018 树上干杏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 2018 - 03 - 22 发布 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6 - 22 实施 发 布 DB63/T 1637—2018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宏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徐宗才、罗彬、白跃、金青龙、殷光晶、宋作敏、辛菊平、张海军、刘双元、祁生 文、王存桂、穆雪红、韩学义、白玉萍、韩君、刘永庆、祝军、王德。 I DB63/T 1637—2018 树上干杏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树上干杏育苗过程中的整地、砧木培育、嫁接苗木培育以及栽培过程中的栽培时间、 栽培方法、抚育管理等技术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东部地区、共和盆地、柴达木盆地海拔2800 m以下降雨400 mm以上或具有灌溉条件的 地区树上干杏的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DB63/T 299 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 树上干杏 树上干杏(Armeniaca vulgaris var.ansu)属蔷薇科(Rocaceae)李亚科杏属,喜温、喜光,耐土壤 瘠薄、耐干旱、耐低温,忌黏土和涝洼积水,在年降水量200mm~600mm的贫瘠沙土上可生长结果。主要 分布于中国新疆伊犁西部沿天山阿力玛里古城一带的霍城县及周边地区,是该地区独有的地方优良杏树 品种,因果实挂在树上干而不落又名吊死干,是果仁两用杏。人工栽植后3年~5年即可结果,第6年进 入盛果期,可持续结果40年~50年。 4 嫁接苗 4.1 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疏松、土层厚80 cm以上,具备灌溉条件,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 土。圃地pH6.5~8.0。灌溉水质符合GB 5084,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 15618。 4.2 砧木苗培育 4.2.1 砧木选择 山杏为砧木。 I DB63/T 1637—2018 4.2.2 种子采集 9月~10月,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成年树作为采种母树。剥除果肉,取出杏核后清洗干净, 置通风处阴干。 4.2.3 4.2.3.1 种子处理 春播种子处理 春季播种的种子,冬季进行层积处理,在0 ℃~5 ℃条件下处理90 d~100 d。层积处理方法:先 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 d,每天换水1次~2次,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选择背阴不积水的地方,挖坑沙藏, 深0.6 m~0.8 m,宽1.0 m,长度依种子多少而定。按种子量5倍的比例准备河沙,并用0.1 %的高锰酸 钾溶液消毒。种子与湿沙按1:5比例拌匀,放入沟内(沟内先铺1层湿沙),上面再铺1层湿沙,盖上草帘, 用土培成30 cm高的土堆,以防坑内进水。 4.2.3.2 秋播种子处理 秋播种子,播前用清水浸泡种子3 d~4 d,浸泡时经常搅拌,每天换水1次~2次,使种仁吸水膨大 后捞出待播。 4.2.4 整地与施基肥 秋季全面整地,深耕30 cm~40 cm,耙平保墒。结合整地施肥,施肥要求详见附录A。第二年春季 播种前,浅耕15 cm~20 cm,清理草根、杂物,作高床,床面宽2 m~4 m,床高20 cm,步道40 cm。 4.2.5 4.2.5.1 播种 播种时间 秋播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春播为3月下旬~5月上旬。 4.2.5.2 播种方法 采用条状点播方式,开直沟,沟间距20 cm,每2 cm左右播1粒种子,播深5 cm~6 cm,播种量为 45 2 kg/667m 。播后覆土镇压,灌水后待地面微干时,耙地增温保墒。 4.2.6 4.2.6.1 苗期管理 春耙保墒 秋季播种的,在早春浇水后及时进行人工耙地,耙深2 cm~3 cm,耙平耙细;春季播种的,及时耙 地,保墒增温。 4.2.6.2 间苗、定苗 春季幼苗长出4片~5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定苗株距6cm。 4.2.6.3 施肥、灌溉、除草 苗高10 cm~15 cm时,加大水肥管理,至嫁接前,追肥要求见附录A。追肥后及时浇水,中耕除草, 保持畦内无杂草。 4.2.6.4 抹芽摘心 II DB63/T 1637—2018 苗高25 cm~30 cm时,把苗木基部10 cm以下的芽、嫩枝和叶片全部抹除。同时进行第1次摘心。全 年生长期内摘心2次~3次。 4.3 嫁接苗培育 4.3.1 穗条选择 选取树冠外围生长充实的1年生枝中段作穗条。 4.3.2 穗条采集 就地采集,随采随接。异地采集,对接穗做好保湿、贮存工作。 4.3.3 穗条贮藏 将穗条剪口涂上封口剂,然后50支为一捆绑捆挂标签,将剪口朝下,存放在地窖(冷藏库)的湿沙 中待用,地窖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 %~90 %、温度1 ℃~5 ℃。 4.3.4 接穗的制取 嫁接前将穗条剪成长1.5 cm~2.0 cm的接穗(每一个接穗留一个饱满芽),并将其置于桶或盆中, 并覆盖湿布或湿毛巾保湿。 4.3.5 嫁接时间 3月下旬至5月上旬,砧木萌发之前进行嫁接。 4.3.6 嫁接方法 采用带木质部切接法,将砧木苗距地面4 cm~5 cm以上的部分剪去,在剪口位置将韧皮部带部分木 质部纵切一刀,切口长1.0 cm~1.5 cm,将制取好的接穗在芽的对面平削一刀,将韧皮部及部分木质部 削去之后插入砧木切口,用塑料绑条扎紧(芽外露)。 4.3.7 4.3.7.1 嫁接后管理 检查成活 嫁接后15 d~20 d,根据接芽的新鲜程度,判断成活情况。 4.3.7.2 松绑 芽接成活1个月后,从嫁接部位的背面用刀片划断塑料绑条松绑。 4.3.7.3 灌溉 嫁接后及时浇水,土壤封冻前11月底再灌1次冬水。 4.3.8 4.3.8.1 嫁接苗的管理 除萌抹芽 及时除去砧木上的萌芽。 4.3.8.2 水肥管理 III DB63/T 1637—2018 接芽萌发后,及时浇水。追肥要求见附录A,并及时中耕除草。8月下旬以后,要及时控水控肥。 4.3.8.3 有害生物防治 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参见附录C。 4.3.8.4 苗木管理 嫁枝接苗长至40 cm以上时,在树旁进行固定处理,防止被风或机械原因沿接口部折断。 4.4 出圃 4.4.1 起苗 按照DB63/T 299执行。 4.4.2 苗木规格 苗木分级规格见附录B 5 栽植 5.1 选地 选择平地、阳坡、半阳坡,地下水位1.5m以下,排水良好、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的壤土、沙壤土的地 块,土壤PH 6.5~8.5,避开风口、山坡中的凹地、谷地。 5.2 整地 坡地大于15°,先开水平沟,后挖栽植穴;坡度在5°~15°之间,修梯田,再挖栽植穴;坡度5°以下, 先整地,再挖栽植穴。穴口直径70 ㎝,穴深80 ㎝以内,施肥要求见附录A。 5.3 苗木质量要求 用一二级苗木造林。 5.4 栽植时间 春季: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秋季: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 5.5 栽植方法及栽植模式 5.5.1 栽植方法 苗木先进行修剪,剪除干枯、劈裂伤残部分,然后用清水浸泡2 h。栽植时,苗身扶正将根系舒展, 按照“三埋两踩一提苗”的栽植要求完成栽植,栽植后浇水。 5.5.2 栽植模式及密度 纯林模式株行距3 m×4 m;间作模式株行距3 m~4 m×4 m~5 m。 5.5.3 授粉树选择 IV DB63/T 1637—2018 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按5:1配置, 整行交替栽植;授粉品种:小红杏、白杏、肯特杏、金太阳、大接 杏等。 6 田间管理 6.1 霜冻预防 6.1.1 熏烟法 用潮湿的作物秸秆、落叶、杂草做成堆或上压一薄层湿细土, 每亩堆置7堆, 每堆杂草25㎏, 布置 于上风口处。当近地面1.5 m~2 m气温降至-1.0 ℃ 并还继续下降时点燃柴草堆进行熏烟。 6.1.2 灌水法 在霜冻出现前1天或当天进行灌水,推迟花期避开霜冻。 6.1.3 树干涂白法 入冬前用将树干涂白。(生石灰︰石硫合剂︰水 = 10:1:40) 6.2 水肥管理 6.2.1 施肥 施肥要求见附录A。 6.2.2 灌溉 全年浇水4次~5次, 分别为开花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新梢生长期、入冬前各1次, 用沟灌或 其它节水灌溉的方式。 6.3 中耕除草 降雨或浇水后及时中耕除草,中耕深度10 cm~15 cm。 6.4 有害生物防治 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C。 6.5 整形修剪 6.5.1 6.5.1.1 整形 自然开心形 树高3.5 m~4.0 m,主干高 60 cm~70 cm,无中央领导干。主干3个~4个,侧枝3个~4个沿主枝 左右分布。 6.5.1.2 疏散分层形 树高3.5 m~4.0 m,主干高 60 cm~70 cm,有中央领导干。主枝6个~8个,分2层~3层分布,第 一层与第二层间距50 cm~80 cm,各主枝上分布侧枝3个~4个, 各侧枝间距离40 cm左右。 V DB63/T 1637—2018 6.5.1.3 自然圆头形 树高3.5 m~4.0 m,主干高 60 cm~70 cm,无明显的中央领导干。主干上分布5个~6个主枝,各 主枝分布3个~4个侧枝。 6.5.2 6.5.2.1 幼树修剪 培养骨干枝 根据树型要求培养中央领导干、主枝、侧枝及结果枝组, 通过整形修剪培育良好的树体结构保持较 强的生长势,剪截各级主、侧枝, 剪口留饱满外芽继续延长, 扩大树冠。 6.5.2.2 培养结果枝组 短截非骨干枝和徒长枝, 促生分枝成为结果枝组。或长放1年生枝, 培养出短果枝后回缩。除修剪 外, 应采用撑、拉、开张枝条角度, 缓和树势,促使幼树提早结果。 6.5.2.3 1-3 年生树修剪 定植当年的杏树,定植后留70 cm定干(部分苗木在苗圃起苗时已完成了定干),定植当年选方位 合适的新梢3个~4个作为主枝,其余抹除。冬季修剪时,对选定的枝条留40 cm短截,培养成主枝。其 余枝不动剪。 定植第2年的杏树,冬季修剪时,对主枝延长头继续留40 cm短截,剪口选留外芽。 定植第3年的杏树,除了对主枝延长头继续留外芽短截,扩大树冠以外,在侧枝上培养结果枝组。 6.5.3
DB63-T 1637-2018 树上干杏育苗及栽培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4 02:55:47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