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 61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777—2018 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of Eucalyptus dunnii 2018 - 06 - 01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7 - 01 实施 发 布 — DB45/T 1777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庆兰、陈健波、项东云、李昌荣、郭东强、邓紫宇、任世奇、周维、刘媛、 卢翠香 III — DB45/T 1777 2018 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种子来源与贮存、苗木培育、病虫害防治、苗 木出圃、检验方法、苗木标签和育苗技术档案。 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境内邓恩桉实生苗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289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LY/T 2290 林木种苗标签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播种基质 sowing medium 用于撒播种子的基质。 3.2 移栽基质 transplanting matrix 用于移栽小苗的基质。 4 种子来源与贮存 4.1 种子来源 选用种子园或母树林生产的优质种子。 4.2 种子贮存 种子放于2 ℃~4 ℃的条件下保存。 1 — DB45/T 1777 2018 5 苗木培育 5.1 苗圃地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良好、土地平坦、无检疫对象病虫害的场所。 5.2 小苗培育 5.2.1 播种苗床准备及处理 采用高苗床育苗,苗床高出地面 10 cm~15 cm,床面宽 1 m~1.2 m。 黄心土与河沙按 1:1 混合均匀作为播种基质。先用蚂蚁防治药剂喷洒后放置播种基质,基质 厚 0.4 cm~0.6 cm,播种前 1 d 用 0.5%的 KMnO 溶液淋透。 5.2.1.1 5.2.1.2 4 5.2.2 播种时间 每年 9~10 月份播种。 5.2.3 播种方法 将种子与河沙按 1:2 混合均匀后撒播,播种量为 8 g/m ~10 g/m ,播种后覆盖一层播种基质,以不 见种子为度。用喷雾器喷淋至湿润。 2 2 5.2.4 小苗管理 播种后用铁线或竹片做拱,覆盖薄膜和遮荫网(遮光度 75%~85%),用蚂蚁防治药剂喷撒 苗床 周。 苗出土后保持苗床内温度不超过 35 ℃。 小苗平均苗高≥1.5 cm,每隔 5 d~7 d 喷施药物防治根腐病(详见附录 A)。 出 2 对叶片的小苗达 90%时,去除薄膜和遮荫网,早晚各用喷雾器喷淋,保持苗床湿润。 5.2.4.1 在 四 5.2.4.2 芽 5.2.4.3 5.2.4.4 当长 5.3 移栽及管理 5.3.1 移栽基质的配制 移栽可选用黄心土或轻型基质,配制如下: ——黄心土:95%黄心土+5%的过磷酸钙混合均匀; ——轻型基质:椰糠:炭化谷壳:泥炭土:黄心土按重量比为 5:2.5:2:0.5 混合,加入钙镁磷肥 4 kg/m 混匀,盖上薄膜堆沤一个月。 3 5.3.2 容器选择 种不同的基质选择不同的容器。 ——黄心土育苗:宜采用的育苗容器规格:8 cm×12 cm、7.5 cm×11 cm 或 7 cm×11 cm; ——轻型基质育苗:采用无纺布做成的基质柱,直径为 3 cm、长为 7 cm。 两 5.3.3 小苗移栽 5.3.3.1 5.3.3.2 2 小苗长出 3 对叶片、苗高为 3 cm~4 cm 时移栽。 移苗前 1 d 用 0.5%KMnO 溶液对基质进行消毒,移栽前再用清水淋透基质。 4 — 5.3.3.3 选择健壮苗分批取出,将小苗整齐放入装有少量水的容器内,用小木棍在基质中央插一个小 孔穴,将小苗植入小孔穴内,压实基质,淋透定根水。 DB45/T 1777 2018 5.3.4 移栽后管理 水分管理 移苗后用铁线或竹片做拱,盖上薄膜和遮荫网(遮光度 75%~85%),移栽 15 d 后,逐渐去除薄 膜和遮荫网,及时淋水保持基质的湿润。 5.3.4.2 施肥 移栽后10 d~15 d,用0.05%~0.1%营养型叶面肥溶液喷施,之后每7 d~15 d,用0.1%~0.5% 的复合肥(N+P O +K O≥45%)溶液喷施,按先稀后浓的原则。施肥后应及时淋清水洗苗(喷施叶面 肥除外)。 5.3.4.3 除草 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采用人工除草。 5.3.4.4 分级摆放和管理 平均苗高 10 cm~15 cm 时进行分级,按高至低横向摆放于同一苗床上或按高低分床摆放,对长势弱 的苗木增加施肥 1~2 次。 5.3.4.1 2 5 2 6 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防治参见附录 A、B。 7 苗木出圃 7.1 出圃规格 移栽后 90 d~120 d,达到Ⅰ级苗或Ⅱ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造林,具体苗木分级见表 1。 表1 实生苗出圃质量要求 项目 苗高 地径 Ⅰ级苗 25 cm~30 cm ≥2 mm Ⅱ级苗 20 cm~24 cm 0.18 mm~0.19 mm 苗木概况 生长健壮、顶芽完整、无病 虫害。 生长健壮、顶芽完整、无病 虫害。 7.2 起苗、包装和运输 起苗应与造林时间相衔接,做到随起、随运、随移植。起苗前淋足水分,起苗时保持容器内根系的 完整,防止容器破碎,泥袋苗整齐的立于竹筐内,轻基质苗平放或直立于竹筐内。 3 — DB45/T 1777 2018 8 检验方法 8.1 抽样 根据检测批的苗木数量确定,按随机原则抽取样苗。苗木抽样数量见表2。 表 2 苗木检查抽样数量 批量/株 样株/株 50~1 000 50 1 001~10 000 100 10 001~50 000 250 50 001~100 000 350 100 001~500 000 500 500 001以上 750 8.2 检测 苗高用钢卷尺或直尺测量。自地径沿苗干量至顶芽基部,读数精度为 1 cm。 地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读数精度为 0.01 mm。当测量部位出现膨大或干形不圆,则测量其上部苗 干起始正常处。 8.2.1 8.2.2 8.3 合格苗判定 Ⅰ级苗和Ⅱ级苗数量占该批苗木的达到85%,判定该批苗木合格。 9 苗木标签 具体要求按LY/T 2290的要求执行。 10 育苗技术档案 具体要求按LY/T 2289的规定执行。 4 — DB45/T 1777 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邓恩桉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邓恩桉苗木主要病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见表A.1。 表A.1 邓恩桉苗木主要病害及防治措施 病害名称 症状 防治措施 主要危害幼苗,发病初期,是个别支根和须根感病, 逐渐向主根扩展,主根感病后,根部腐烂程度的加剧, 根腐病 Fusarium.sp 地上部分因养分供不应求,新叶首先发黄,在中午前 后光照强、蒸发量大时,植株上部叶片才出现萎蔫, 但夜间又能恢复。病情严重时,萎蔫状况夜间也不能 再恢复,整株叶片发黄、枯萎,随后根皮变褐,并与 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多菌灵 500~600倍液交替使用,每5 d~7 d喷施一 次。病害块状出现时,及时把病苗和基质一 起清除,然后用石灰粉回填,防治扩散。 髓部分离,最后全株死亡。 危害苗木茎部或嫩梢。苗木在离地面0.5 cm~1 cm的茎 用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达科宁 茎腐病 上出现白色水渍状病斑块,并向上蔓延,迅速包围整 2 000~3 000倍液或苯甲丙环唑液2 000~ Macrophmina 个茎基,使韧皮部纵裂,叶片失绿失水下垂,引起茎 3 000倍液喷洒,连续喷洒三次或交替使用, phaseolina 部腐烂,感病轻的植株上部枯死,根系仍然完好,感 间隔5 d~7 d防治一次。对严重的病苗,应 病严重的植株,根系腐烂,整株死亡。 立即清除、销毁。 病害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苗木茎基、杆部位的侵害 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或达科宁 黑杆病 上,首先为灰黑色的水渍状小斑,略陷, 之后扩展成 2 000~3 000倍液,或用有效成分80%的乙 Cylindrocladium 黑褐色的段斑。当病斑包围受害部位时,病斑部位以 蒜素稀释3 000倍,连续喷洒三次或交替使 quinqueseptatum 上的组织枯死, 若病斑包围茎基部位则引起苗木整株 用,间隔5 d~7 d 防治一次。对严重的病苗, 枯死。 应立即清除、销毁。 感病苗木多是苗高10 cm以下的幼苗,主要侵害苗木的 灰霉病 Botryts cinerea 嫩梢、叶片和幼茎。发病初期,病部组织呈浅褐色, 内全 株感病,大的苗木则可形成多处发病点。感病苗木往 往从感病腐烂部位折倒,最终导至全株死亡。 水渍状软腐,后期溃烂。小的幼苗多数在1 d~2 d 利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多菌 可用腐霉 灵500~600倍液,或用达科宁2 000~3 000 亦 霜灵800倍液喷雾,每7 d 倍液, 可使用甲 喷施一次,连续使用2~3次或交替使用。 5 — DB45/T 1777 2018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邓恩桉苗木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邓恩桉苗木主要虫害的特征及防治措施见表B.1。 表 B.1 邓恩桉苗木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 名称虫害 桉小卷叶蛾 Strepsicrates coriariae Oku 蚜虫 Toxoptera odinaeVan de Goot 症状 防治措施 龄幼虫活动力弱,只在叶背潜食叶肉,剩下一层叶膜。 对于幼虫已结苞的可用人工摘除苞内幼虫 2龄幼虫则爬至苗木嫩梢,吐丝将顶芽嫩叶粘合成苞,幼 及蛹。也可用药剂防治,用90%敌百虫晶 虫在叶苞内啮食,残留叶脉。在雨量充足,气候潮湿, 体稀释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 特别是晴雨相间、雾多的天气条件下,幼嫩、茂密的枝 25%灭幼脲Ⅲ号1 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叶极易发生。 喷洒苗木叶茎可取得一定防治效果。 初 群集在梢端小叶柄与嫩梢小枝的交接处

pdf文档 DB45-T 1777-2018 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45-T 1777-2018 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1 页 DB45-T 1777-2018 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2 页 DB45-T 1777-2018 邓恩桉实生苗培育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6:44: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