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 65.020.20 B61 怒 DB 江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33/T 14.3—2018 怒江州漆树种植规范 第 3 部分:种植技术 2018 - 06 -20 发布 2018 -09 - 20 实施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5333/T14.3—2018 前  言 《 怒江漆树种植规范》分为以下3个部分: —— 第1部分:产地环境; —— 第2部分:种苗培育; —— 第3部分:种植技术; 本部分为DB5333/T14的第3部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怒江州漆树种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领导小组提出。 本标准由怒江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怒江州东方大峡谷生物城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生文、石金荣、李事益、和彦康、黄銘铨、王生杨、王凤才 I DB5333/T14.3—2018 怒江漆树种植规范 第 3 部分:种植技术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怒江州漆树种植技术场地选择、种植、抚育管理、采收、质量管理、运输和贮藏、档 案管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怒江州漆树种植技术要求。其他适合种植区域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703 生漆 GB/T5530 动植物油脂 酸值和酸度测定 GB/T5532 动植物油脂 碘值的测定 GB/T5534 动植物油脂 皂化值的测定 GB/T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 GB/T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 LY/T 1894 漆树栽培技术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DB5333/T14.1 怒江漆树种植规范第1部分:产地环境 3 场地选择 应符合DB5333/T14.1的要求。 4 种植 4.1 种植时间 1~3月春季萌芽前种植。 4.2 4.2.1 种植方法 林地清理 种植前一个月完成,1㎡块状或1m宽带状清理杂草、杂灌木、石块。 4.2.2 整地 1 DB5333/T14.3—2018 按40㎝x40㎝x40㎝规格挖种植塘,将1:1(0.1kg普通过磷酸钙及0.1kg复合肥)底肥与表土拌匀回 填至5cm,再回填表土5cm。 4.2.3 栽植 将修整好根系苗放置在塘中填土至2/3时轻提苗一次、踏实,再回填土高于地表10cm左右,浇足定 根水。 4.2.4 栽植密度 造林密度30—60株/亩,株行距3m×4m或4m×5m。 4.3 补苗 根据成活情况,至翌年3~5月进行补苗。 5 抚育管理 5.1 浇水 种植后如遇天气干旱,种植塘1cm厚的表土层十分干燥时要及时浇水。 5.2 中耕除草 栽植后每年春、夏季中耕除草,直至郁闭成林。幼树期可实行林粮间种,以耕代抚。 5.3 施肥 5.3.1 宜在春季、夏季施肥。 5.3.2 各苗龄段施肥品种及用量见表 1。 表1 各苗齢段施肥品种及用量 苗龄 次数 肥料品种 每次用肥量 1年 3 复合肥 20g/株 2年 4 复合肥 30g/株 3年 4 复合肥 40g/株 4年 2 农家肥 5~10公斤/株 复合肥 250~500g/株 5.3.3 采用穴施或沟施,在距离主干 0.5—1m 范围挖深 30 cm 左右的施肥沟或多个施肥穴,将肥料与 土充分拌匀后盖土。 5.4 修枝 以采生漆为目的的漆树修剪侧枝,使树干生长较直;以采籽为目的漆树修剪主干顶端,削弱顶端优 势,促进侧枝生长。 5.5 5.5.1 2 病虫害防治 漆树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DB5333/T14.3—2018 5.5.1.1 毛毡病病害及防治方法 5.5.1.1.1 主要危害苗木和幼树,与螨类为害有关,叶、芽、嫩茎等被侵染后变为畸形,如腋芽变为 鸡冠形,顶芽成棒状,叶背面凹陷,表面突出,若毛毡状。 5.5.1.1.2 防治方法:要结合杀螨,发芽前喷波美 5 度石硫合剂,杀越冬螨;6 月份发病初期用 20% 螨卵酯 800-1000 倍液,或 25%倍乐霸可湿性粉剂 1000-2000 倍液喷洒。带螨苗木要烧掉,不从有毛毡 病植株采根育苗。 5.5.1.2 膏药病病害及防治方法 5.5.1.2.1 本病的发生与立地条件、生长状况及介壳虫相关。主要为害漆树的枝干,影响植株生长乃 至死亡。 5.5.1.2.2 防治措施:加强抚育管理,增强树势,保证林内通风透光,以免林内过分阴湿。注意防治 介壳虫,常喷 40%的乐果乳剂 400-500 倍液,也可用合成洗衣粉等方法杀介壳虫。可用 20%石灰水、波 美 3-5 度的石硫合剂或煤焦油,或抗菌剂(401)200 倍液,或 50%代森铵 200 倍液等药剂涂刷病部。 5.5.1.3 褐斑病病害及防治方法 5.5.1.3.1 主要为害叶部,严重时可使树叶枯黄脱落,影响树木生长和生漆的产量。 5.5.1.3.2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注意割漆方式,勿割太狠,注意栽培抗病品种,大红袍 易感此病,有条件的地方,8 月份前后可喷 50%的退菌特 1000 倍液,或 50%福美双 500-800 倍液。 5.5.2 虫害防治 5.5.2.1 漆树金花虫 5.5.2.1.1 一年一代,以成虫在杂草、枯枝落叶、石块土隙中越冬,次年 4-5 月漆树发芽后,成虫出 来为害并产卵于叶背,幼虫孵化出来多在叶背取食为害,约一个月左右,在土内化蛹,蛹期半个月,8、 9 月间成虫潜伏越冬。 5.5.2.1.2 防治方法:成虫期利用其假死性可震动树干,使其坠落而扑灭之,也可在冬前于树下铺草, 诱集成虫越冬,次年成虫活动前加以烧毁,可用 50%二溴磷乳剂 150-200 倍液喷杀之。幼虫可用 50%二 溴磷乳剂 1000 倍液,或敌百虫 1000 倍液喷洒。 5.5.2.2 5.5.2.2.1 5.5.2.2.2 5.5.2.3 梢小蠧 梢小蠧寄居漆树枝条,使枝条枯死,影响树木的生长。 防治方法:发现被害后及时防治,还可人工剪除被害枝,集中消毁。 天牛 5.5.2.3.1 天牛蛀干为害,主要危害衰弱树和成年漆树。特点是危害隐蔽,发生周期长,初期不易发 现,一旦发现则树木已濒临死亡。 5.5.2.3.2 防治措施:主要采用营林措施,促进林木健壮生长,如加强肥水管理。发现危害时,可人 工捕杀和药杀结合,如人工捕杀成虫;成虫产卵期(5 月-6 月间)用铅丝刷刷产卵疤痕刺杀卵或初孵幼 虫;用钢丝从蛀孔钩杀幼虫,或放入 1/4 片磷化铝,然后用泥封住虫孔,进行药杀。 5.6 农药使用要求 农药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 DB5333/T14.3—2018 6 采收 6.1 漆树籽的采收 6.1.1 采收时间 10~12月采收,籽粒熟透、果粒表皮呈黄褐色有光泽。 6.1.2 采收方法 用竹杆、枝剪等工具人工采摘,盛放漆树籽的口袋、竹筐等容器须无毒、无污染。 6.1.3 采收后处理 采收的漆树籽应摊凉在通风干燥处,人工检出枝、叶等杂质。 6.2 割漆 6.2.1 割漆的时期 树龄达7~8年后,胸径20cm以上的可以开割。夏至或小暑至寒露或霜降期间割漆。 6.2.2 割漆的方法 选在树干平凹处开割漆口,从树干上部直径15cm处开第一个口,依次往下,最下部割口距地面30cm, 割口之间距60~70cm。割口宽3mm、深不伤及木质部,下刀要快,刀口要齐,不能补刀,用木棍绑架, 用相应容器接漆液。开口割漆的时间选在阴天或晴天早晨,雨天停止割漆。 7 质量管理 7.1 质量要求 漆树籽质量要求详见表2。 表2 项目 漆树籽质量指标要求 指标 酸值(KOH)/(mg/g) ≤ 18 碘值(I)/(g/100g) ≤ 25 皂化值(KOH)/(mg/g) ≤ 200—240 总砷(以 As 计)/(mg/kg) ≤ 0.1 铅(Pb)/(mg/kg) ≤ 0.1 7.2 检验方法 7.2.1 酸值按 GB/T5530 执行。 7.2.2 碘值按 GB/T5532 执行。 7.2.3 皂化值按 GB/T5534 执行。 7.2.4 砷按 GB/T5009.11 执行。 4 DB5333/T14.3—2018 7.2.5 7.3 铅按 GB/T5009.12 执行。 生漆 应符合生漆GB/T14703的要求。 8 运输和贮藏 8.1 漆树籽 8.1.1 运输 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运输工具。选择符合食品包装要求的布袋、麻袋、编织袋等包装。在包 装上附标明产地、采收日期、生产单位或个人、重量、收购商、联系方式等内容的标志。运输过程中应 防止雨淋及与有毒有害物混运。 8.1.2 贮藏 选择清洁、卫生、无污染的场所,贮藏场所应通风、干燥、避雨、防虫、防鼠,贮藏保质期6个月。 8.2 生漆 应符合GB/T14703的要求。 9 9.1 档案管理 档案的建立 种植基地和收购加工的业主应建立档案,并妥善保管。 9.2 档案记录内容和管理 栽培单位必须保存完整、真实的生产栽培管理和销售记录,包括投入物品、种植、处理、销售全程 记录档案,档案至少保存5年。收购加工单位必须保存完整、真实的地点、时间、数量、运输贮藏加工 技术流程、质量检验、相关人员等,档案至少保存5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pdf文档 DB5333-T 13.3-2018 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规范第3部分:生产技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5333-T 13.3-2018 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规范第3部分:生产技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1 页 DB5333-T 13.3-2018 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规范第3部分:生产技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2 页 DB5333-T 13.3-2018 云南红豆杉药用林种植规范第3部分:生产技术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1 04:32: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