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61 DB45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地 方 标 准 DB 45/T 1709—2018 马尾松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apid propagation by tissue culture in Pinus massoniana 2018 - 04 - 20 发布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5 - 20 实施 发 布 — DB45/T 1709 2018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组织培养 .......................................................................... 1 4 苗木移植 .......................................................................... 2 5 苗期管理 .......................................................................... 3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 3 7 苗木出圃 .......................................................................... 4 8 包装运输 .......................................................................... 4 9 档案管理 .......................................................................... 4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马尾松组培各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 .................................. 5 I DB45/T 1709—2018 II — DB45/T 1709 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瑞玲、王胤、吴幼媚、蔡玲、刘海龙、李慧娟、林凤娟、李月娟。 III — DB45/T 1709 2018 马尾松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组培快繁技术的组织培养、苗木移植、苗期管理、主要病 虫害防治、苗木出圃、包装运输和档案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马尾松组培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000—1991 容器育苗技术 LY/T 1770—2008 桉树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3 组织培养 3.1 外植体 3.1.1 外植体来源 以经过审(认)定的马尾松良种为繁殖材料。 3.1.2 外植体采集 3.1.2.1 采集时间 连续晴天2 d以上,采集时间宜在 9 00~13 00。 : : 3.1.2.2 采集材料 采集2年生以内的嫁接苗、扦插苗的幼嫩枝条。 3.1.2.3 信息记录 记录所采集每份外植体材料的良种号、地点、环境概况、时间、采集人等,建立信息档案。 3.1.2.4 采集材料保存 宜即采即用。如超过0.5 h,应用干净湿毛巾包裹保湿或置于冰壶中。 3.1.3 外植体消毒 3.1.3.1 预处理 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冲洗外植体表面,剪除针叶,用0.1%新洁尔灭浸泡 5 min~10 min后,将枝 1 DB45/T 1709—2018 条剪切成长2.0 cm~3.0 cm的茎段,用蒸馏水或纯净水清洗3~4次后,将茎段取出放置在无菌干燥滤纸 上,吸干茎段表面水分后置于超净台上。 3.1.3.2 消毒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0.1%的氯化汞或2%的次氯酸钠加3~5滴吐温20浸泡5 min~15 min,用无菌水 清洗4~6次,每次3 min~4 min,再用无菌滤纸吸干茎段表面水分。 3.2 室内培养 3.2.1 培养温度 培养温度为25 ℃±3 ℃。 3.2.2 培养基选择与配方 各培养阶段中用的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的配方参见附录A。 3.2.3 培养基配制 马尾松组培各培养阶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按LY/T 1770—2008中第6章的规定执行。 3.2.4 初代培养 剪除经灭菌消毒后外植体两端的受伤组织,直插接种于诱导培养基上。光强:800 Lx,培养7 d~8 d, 后转入1 500 Lx~2 000 Lx;光周期:8 h~12 h。 3.2.5 继代培养 将继代丛生芽分成单芽接种于增殖培养基上,每三角瓶(500 mL)接种8~12株。光强:800 Lx~ 1 000 Lx,培养7 d~10 d,后转入3 000 Lx~6 000 Lx;光周期:8 h~12 h,以3 000 Lx~6 000 Lx的自然 散射光照为主,800 Lx~2 000 Lx的人工光照为辅。继代培养周期30 d~40 d。继代次数小于36代。 3.2.6 生根培养 挑选顶芽针叶舒展、叶色翠绿、生长健壮、高2 cm~4 cm的芽苗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上。每广口瓶 (200 mL)接种8~12株。光强:3 000 Lx~6 000 Lx;光周期:8 h~12 h。生根培养周期为 30 d~35 d。 3.3 炼苗 根长0.5 cm~1 cm时,将组培苗移至遮阳率80%~85%的大棚内,控制温度25 ℃~30 ℃,炼苗20 d~ 30 d。 4 苗木移植 4.1 基质 用黄心土或35%椰糠+35%泥炭土+30%珍珠岩的轻型基质。小苗移植前12 h~24 h,用0.2%~ 0.3%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基质。移栽前,用清水冲洗高锰酸钾药液。 4.2 容器规格 无纺布容器8 cm×12 cm。 2 — DB45/T 1709 2018 4.3 移植 4.3.1 移植条件 按LY/T 1770—2008中第9.2条的规定执行。 4.3.2 移植苗规格 叶色浓绿,顶芽针叶舒展,苗高3 cm~5 cm,根系3~5条。 4.3.3 移植 用自来水清洗干净生根瓶苗根部培养基,置于带有少量自来水的托盘里。将小苗移植于容器中,轻 压基质,浇透定根水,盖上薄膜。 5 苗期管理 5.1 环境条件 育苗棚温度20 ℃~30 ℃,湿度85%~90%,遮阳率80%~85%。移植后30 d~60 d和在炎热的夏 天,加盖遮阳率70%的遮阳网,苗木出圃前一个月揭遮阳网炼苗。 5.2 施肥 施肥按以下方式进行: ——小苗长出新针叶起,每隔 7 d~10 d 结合喷杀菌剂在傍晚采用 800~1 000 倍液的大量元素水溶 肥进行根外施肥; ——移植 60 d 苗木抽出新梢后,每隔 7 d~15 d 采用 0.2%~0.5%复混肥(N:P O :K O= 15:15:15)进行施肥; ——移植 90 d,每隔 15 d~20 d 采用 1.0%~2.0%复混肥(N P O K O=15 15 15)进行施肥; ——移植 120 d 以上,每隔 20 d~30 d 采用 3.0%复混肥(N P O K O=15 15 15)进行施肥; ——苗木出圃前 15 d 不得施肥。 2 5 : 2 5: 2 : 2 5: 2 : : 2 : : 5.3 水分管理 按LY/T 1000—1991中第5.6.2条的规定执行。 6 主要病虫害防治 6.1 病害防治 苗木移植初期每隔10 d~15 d和苗木抽出新梢后每隔20 d~30 d,喷施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交替使用。如果发生黑斑病,在发病时,清除病株,集中烧毁,并对病 株周围撒施生石灰或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喷施2~3次。 6.2 虫害防治 马尾松苗木主要虫害是松梢螟和松毛虫。虫害发生时,主要采用人工摘除虫苞并烧毁;冬季消灭越 冬虫苞;幼虫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原液在傍晚喷透虫害部位。 3 DB45/T 1709—2018 7 苗木出圃 苗龄4~6个月,苗高15 cm~30 cm,地径≥0.3 cm,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苗木基部及根系木质化, 无机械损伤,无检疫病虫害。出圃前24 h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均匀喷透苗木,出圃 前12 h将苗木基质淋足水分。 8 包装运输 按LY/T 1770—2008中第8.5条的规定执行。 9 档案管理 按LY/T 1000—1991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 4 — DB45/T 1709 2018 A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马尾松组培各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 表A.1给出了马尾松组培各培养阶段培养基的配方。 表A.1 马尾松组培各培养阶段培养基配方 培养基组分 诱导培养基(mg/L) 增殖培养基(mg/L) 生根培养基(mg/L) KNO3 1 200 1 200 600 NH4NO3 800 800 400 CaCl2·2H2O 260 260 130 MgSO4·7H2O 370 370 185 Ca(NO3)2·4H2O 200 200 100 KH2PO4 170 170 85 MnSO4·H2O 22.3 22.3 11.15 ZnSO4·7H2O 8.6 8.6 4.3 CuSO4·5H2O 0.025 0.025 0.013 H3BO3 6.2 6.2 3.1 Na2MoO4·2H2O 0.025 0.025 0.013 KI 0.83 0.83
DB45-T 1709-2018 马尾松组培快繁技术规程 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9:11:2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