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1 DB 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3/T 299—2020 代替 DB63/T 299-1998 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01 - 20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5 - 01 实施 发 布 DB63/T 299—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63/T 299—1998《育苗技术规程》,与DB63/T 299—1998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相关技术规程; ——增加了 5.3 条“轮作”的具体要求; ——增加了 8.2.1 种源的要求; ——修改了表 1、表 2 的相关内容; ——修改、完善了第 14 章苗圃档案的相关要求; ——修改、完善了附录 A《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及方法》、附录 C《种子消毒药剂及方法》、附录 E 《苗圃常用除草剂及使用方法》、附录 F《病虫鼠害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相关内容; ——增加了附录 B《常用肥料及使用方法》。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木种苗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青海省林木种苗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登贤、殷光晶、辛菊平、马青江、宋作敏、赵春香、姜睿丽、游牧、樊彦新、 王有香、汪荣、吴延瑾、尚文俊、何常平、林兆霞、王军、朱生桂、邓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63/T 299—1998。 本标准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 299—2020 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苗圃的选址建圃、作业设计、土壤管理、施肥、作业方式、播种育苗、营养繁殖、移 植育苗、苗期管理、灾害防控、苗木调查和出圃、科学试验和技术推广、苗圃档案等育苗生产全过程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苗木的露地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72 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LY/T 2280 林木种苗生产经营档案 DB63/T 236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3 选址建圃 3.1 苗圃应设在造林绿化区域或周边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有水源、电源的地方。 3.2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不超过 1.5 m,土层厚不应少于 50 cm,质地疏松肥沃,土 壤结构良好,PH 6~PH 8 的沙壤土、壤土或粘壤土做圃地;也可选择山坡的中下部,坡度较缓、土层 深厚、肥沃、避风、向阳的山地做圃地。已建苗圃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应通过土壤改良以及其它措施 达到圃地要求。 3.3 充分利用土地,合理布局的要求,搞好区划。固定苗圃,应测绘 1:500 平面图,辅助用地包括 道路、房舍、场院、排灌渠道、输电、防护林、绿篱等不超过总面积的 20%。 4 作业设计 育苗前应做好作业设计。内容包括:各树种的作业方式,育苗方法,育苗面积、苗木产量、质量、 圃地安排、育苗技术措施、种或条子、农药、物资、肥料消耗、苗木成本、抚育用工定额等。 5 土壤管理 5.1 整地 5.1.1 育苗前应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做到深耕细整,地平土碎,清除草根、石块等 杂质。 5.1.2 整地分秋季、春季两次进行。秋耕深度 30 cm 以上,春耕深度 25 cm 以上。 1 DB63/T 299—2020 5.1.3 冬季无积雪的地区,随耕随耙;冬季有积雪或圃地湿润和土壤粘重的地区,耕后可不耙,翌年 早春翻耕,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 5.1.4 浅山地区,随翻耕随耙磨,随镇压;脑山地区,秋翻后不耙磨,使其充分曝晒,越冬翌年早春 地面解冻后,先耙平,然后浅耕,随即耙磨。 5.2 土壤处理 育苗前应进行土壤处理,土壤处理常用药剂及方法参见附录A。土壤瘠薄的应逐年增施有机肥料。 5.3 轮作 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深根性树种与浅根性树种、播种苗与扦插苗或移植苗、苗木与绿肥或农作物 轮作。苗木不应与马铃薯或蔬菜轮作。 6 施肥 6.1 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施足基肥、适当追肥。常用肥料及使用方法参见附录 B。 6.2 结合秋、春季整地分两次施入基肥,秋施三分之二,春施三分之一。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 料应充分腐熟后才能施用。 6.3 追肥宜采用土壤追肥和叶面追肥,在幼苗生长期施 2 次~4 次,宜“少量、多次”施入,后期增 施磷钾肥。 6.4 每 3 年~5 年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掌握土壤的肥力和 PH 值的变化情况。 7 作业方式 7.1 作业方式根据地形、土壤、培育品种和地下水位的高低确定,一般分为低床、高床、大田垄作和 大田床作: a) 低床。苗床低于步道 15 cm~20 cm,床面宽 1 m~1.5 m,长度依地形而定,床间留出 30 cm~ 40 cm 的步道; b) 高床。苗床高于步道 15 cm~20 cm,床面宽 1 m~1.5 m,步道宽 30 cm~40 cm,长度依地形 而定; c) 大田垄作。垄的宽度为 40 cm~50 cm,垄高和垄距均为 30 cm~40 cm,垄长根据地形而定; d) 大田床作。苗床宽 3 m~4 m,床间留 30 cm~40 cm 的步道,培育大苗可不留步道。 7.2 水源充足,灌溉条件好的,可采用高床或大田垄作;土壤疏松,水源不足的,可采用低床或大田 床作。 8 播种育苗 8.1 播种地的安排 安排在土质好、灌溉便利、排水良好、便于管理的生产区内。 8.2 8.2.1 8.2.2 2 种子 应按照种子区划进行选(调)种;无种子区划的宜选择本地种源。 种子应按 GB 2772 进行质量检验,播种前应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DB63/T 299—2020 8.2.3 种子处理的程序按 GB 6001 的规定执行。种子消毒药剂及方法参见附录 C。种子催芽方法参见 附录 D。 8.3 播种期 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气候条件确定。因地制宜地选用春季或秋季播种。春季在土壤解冻后适时 早播。秋季在土壤冻结前进行,容易丧失生活力的种子,宜随采随播。 8.4 播种量 8.4.1 根据种子质量、圃地自然条件,以及育苗技术决定,按公式(1)计算播种量: X P N 10 C ................................... (1) EK 式中: 2 X—播种量(g/m 或g/m); P—种子千粒重(g); E—种子净度(%); C—损耗系数,C的取值根据种粒大小、圃地环境条件、育苗技术和经验确定; K—种子发芽率(%); N—计划产苗量(株数)。 8.4.2 主要树种播种量参见表 1。 表1 树 2 2 播种量(Kg/ hm ) 树 种 播种量(Kg/ hm ) 青海云杉 300~450 沙 枣 1125~1500 紫果云杉 405~450 紫丁香 67.5~82.5 川西云杉 150~225 甘蒙锦鸡儿 200~300 杄 300~450 小叶锦鸡儿 200~300 落叶松 150~225 樟子松 60~75 中国沙棘 375~600 600 甘青瑞香 450~495 青 油 种 主要树种播种量参考表 松 祁连圆柏 梭 梭 30 1050~1500 小 檗 3~3.75 白 刺 225 沙拐枣 300 桦 树 90~105 白 榆 150 山 杏 1500~2250 4~8(条播) 黑果枸杞 花叶海棠 100~150 暴马丁香 82.5~97.5 7~11(撒播) 金(银)露梅 15~20 3 DB63/T 299—2020 8.4.3 主要树种扦插量参见表 2。 表2 树 种 2 扦插量(株/ hm ) 主要树种扦插量参考表 树 种 2 扦插量(株/ hm ) 小叶杨 55500~66600 小青杨 41625 青杨雄株 45000~67500 青海杨 55500~66600 新疆杨 45000~67500 柽 柳 99900~166500 河北杨 45000~67500 乌 柳 99900~166500 西丰杨 37500~52500 枸 杞 666000~3330000(硬枝) 222000~1332000(嫩枝) 8.5 播种方法 8.5.1 微粒种子用落水或混沙播种,小粒种子用撒播或条播,中粒种子用条播,大粒种子用点播或条 播。撒播应均匀。 8.5.2 播种宜使用播种机具。覆土厚度根据种粒大小、土质、播种季节确定。一般覆土厚度为种子横 径的 2 倍~3 倍。 8.6 移植育苗 8.6.1 移植时,先选苗,修根,剔除带有病虫害、机械损伤、发育不健全的苗木,然后分级。 8.6.2 移植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或秋季苗木停止生长后进行。幼苗分床移植,在苗木生长期的阴天或 早、晚进行。 8.6.3 根据树种特性和培育目的,确定株行距进行分级栽植,做到根不干、不窝、栽正、踏实、栽后 及时灌水。 9 营养繁殖 9.1 采穗圃 9.1.1 选用优良树种和优良无性系建立采穗圃。按 GB 6001 执行。 9.1.2 根据树种特性、分别采用灌丛式或乔林式。灌丛式按株距 50 cm,行距 80 cm 扦插,每株留 2 个~3 个萌发条;乔林式按株距 40 cm,行距 60 cm 扦插,每株留 2 个~3 个萌发条。4 年~5 年更新 一次。 9.1.3 建圃时应细致整地,施足基肥。建立后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除蘖定干和病虫害 防治工作,绘制品系排列图,并记入档案,采集穗条时,防止发生品种、系号混杂。 9.1.4 母树退化或病虫害严重时,应及时更新。 9.2 9.2.1 4 扦插育苗 种条选取 DB63/T 299—2020 9.2.1.1 硬枝应选取母树中生长健壮、侧芽饱满、木质化程度高、无病虫害的穗条或扦插苗当年生长 的干条,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短的主轴枝或从根部萌生的当年生长健壮的萌芽 条。 9.2.1.2 嫩枝应选取幼年树木上生长健壮、侧芽饱满、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的枝条。种根选用苗圃起苗 切断和修剪下来的侧根或挖取幼、壮年树木周围的侧根。 9.2.2 采条时间 9.2.2.1 9.2.2.2 插。 9.2.3 硬枝种条和种根在晚秋或早春采取,采取后放于室内沙藏或窑藏。 嫩枝种条在夏、秋的早晚或阴天采取,插穗要保
DB63-T 299-2020 育苗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7 05:54:3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