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99 CCS B 61 DB4403 深 圳 市 地 方 标 准 DB4403/T 108—2020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规范 Conservation specification for medicinal plant germplasm resources 2020-10-26 发布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12-01 实施 发 布 DB4403/T 108—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质资源保存原则 .................................................................. 2 5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 2 6 种质资源质量监测与更新 ............................................................ 5 7 技术档案 .......................................................................... 6 附录 A(资料性) 深圳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名录 ...................................... 7 附录 B(规范性)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基本信息表 ......................................... 12 参考文献 ............................................................................ 13 I DB4403/T 108—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金红、李杰、王再花、王茜茜、徐晔春、刘海林、叶广英。 II DB4403/T 108—2020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保存方法、质量监测与更新以及技术档案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30.2 草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2930.4 草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2930.8 草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2930.9 草种子检验规程 重量测定 GB/T 3543.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GB/T 3543.4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发芽试验 GB/T 3543.6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水分测定 GB/T 3543.7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其他项目检验 GB/T 14072—1993 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原则与方法 GB/T 20399 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技术规程 SZDB/Z 130—2015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库建设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质资源 germplasm resources 具有不同遗传基础的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各种繁殖材料总称。 [来源:GB/T 14072-1993,2.2,有修改] 3.2 原地保存 conservation in situ 又称就地保存,指将种质资源在原生地保存。 [来源:GB/T 14072-1993,2.7] 3.3 迁地保存 conservation ex situ 又称异地保存,指将种质资源迁移出原生地栽培保存。 [来源:GB/T 14072-1993,2.8] 1 DB4403/T 108—2020 3.4 种子保存 seed conservation 将成熟种子干燥至适宜的含水量,并在适宜的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以维持种子活力的方法。 3.5 离体保存 conservation in vitro 将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延缓或停止其生长, 需要时可立即恢复其生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 [来源:SZDB/Z 130-2015,3.6,有修改] 3.6 外植体 explant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以及原生质体等起始培养材料。 [来源:SZDB/Z 130-2015,3.14] 4 种质资源保存原则 4.1 优先保存原则 优先保存本地区分布的各级重点保护药用植物、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岭南特色药用植物和有科研价 值、生态价值或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 4.2 分类保存原则 针对本地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见表 A.1)、各级重点保护药用植物、在深圳有分布的岭南特色药 用植物以及其他有经济和应用价值的药用植物实施分类保存。对每个物种进行分类标记,特别需要重点 保护的物种需要划定严格限制的区域进行特殊保存。 4.3 因地制宜原则 依据种质资源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濒危程度、生境破环程度以及环境特点等,因地制宜选择原 地保存、迁地保存、种子保存和离体保存等方法。 5 种质资源保存方法 5.1 原地保存 5.1.1 保护区选址原则 5.1.1.1 a) b) 5.1.1.2 a) b) c) 依据不同情况设立两类保护区: 一类是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重点关注其中的药用植物; 一类是对某一种或几种药用植物建立专属保护区。 保护区选址应同时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植物生境受威胁严重,人为干扰加剧; 生态系统、气候环境、自然条件和种群数量具有代表性; 远离公路、矿区、工业设施所在地、规模化养殖区、潜在淹没地、滑坡塌方或规划中的建设 用地。 5.1.2 保护区选址方法 2 DB4403/T 108—2020 对拟建立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进行全面调查,查明其地理分布,并取样分析其遗传多样性;根据调查 结果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数据,确定某种药用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以其遗传多样性分布中心确 定保护区具体地理位置。 5.1.3 保护区建设 根据主要保存植物的生长、繁殖特点和相关法规建立以保存药用植物为核心的自然保护区,设立核 心保护区和一般控制区。保护区的具体规划和建设要求参照 GB/T 20399 相关规定执行。 5.1.4 数据观测和记录 保护区的药用植物观察记录项目见表 B.1。所有的观测记录资料应建立详细的档案。 5.2 迁地保存 5.2.1 条件 遵守国际和国内的相关政策和规定,不收集任何非法购买或不允许收集的物种,不引种携带病虫害 或入侵性植物,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a) 当药用植物种群原有生境破碎成斑块状,或者原生境不复存在; b) 当药用植物种群数目下降到极低水平,个体难以繁殖; c) 当药用植物种群的生存环境突然变化导致面临生存危机。 5.2.2 方法 主要有传统的花园、农场、种质资源圃和植物园等形式,参考迁地保存目标植物的生境,重点做好 以下工作: a) 引进的非本地物种需根据风险性分析报告决定隔离试种时间,从境外引入的一年生植物不得少 于一个生长周期,多年生植物不得少于 2 年; b)加强栽培管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繁殖,繁殖期管理要有利于促进种群自然繁殖更新; c)需进行复份异地保存,以防止因自然灾害或意外导致资源丢失。 5.2.3 数据观测和记录 建立永久档案,按照表 B.1 规定的内容详细记录每个个体的采集情况及栽培管理措施。 5.3 种子保存 5.3.1 接纳登记 接纳登记的种子材料按照表 B.1 规定的内容填写基本信息。接纳登记时需检查种子质量、数量和 健康状况,选择当季收获的新种子。 5.3.2 去杂清选 按照 GB/T 2930.2-2017 第 6 章、GB/T 3543.3-1995 第 5 章的规定,清除杂质、其他植物种子 和空瘪、霉变种子,种子净度不低于 98%。 5.3.3 分类、排序、编号、建档 清选好的种子,按科属分类,依次进行编号、登记,建立档案。 5.3.4 重量测定 3 DB4403/T 108—2020 从净度分析后并充分混合的净种子中,分出一部分作为试验样品,按需求任选百粒法、千粒法、全 量法中的一种测定种子重量,具体测量要求、方法应按照 GB/T 2930.9-2017 第 4 章、GB/T 3543.7-1995 第 12 章中的规定执行。 5.3.5 发芽率测定 测定种子发芽率应按以下规定: a) 从待测种子中随机取数量相等的 3 份种子,数量根据种子大小而定,中小粒种子 (千粒重 < 100 g)每份 100 粒;大粒种子(100 g≤千粒重≤500 g)每份 50 粒;特大粒种子(千粒重 >500 g)每份 25 粒; b) 种子发芽率检测按 GB/T 2930.4-2017 第 5 章、GB/T 3543.4-1995 第 6 章规定的试验程序 进行,若无规定,则参照相关文献或研究获得适宜方法后进行; c) 种子入库前,一般要求栽培种发芽率 ≥85%,野生种、稀有种及特殊遗传材料发芽率 ≥70%。 5.3.6 干燥 符合入库的种子应及时干燥,干燥时间的长短依药用植物种子的大小、数量、最初含水量和干燥条 件而定: a) 若干燥的种子份数少,将种子装入粗纱布袋,按种子与硅胶的重量比为 1:1,在干燥器中室温 下脱水干燥; b) 若干燥的种子份数多,在温度 10 ℃ ~ 25 ℃,相对湿度 10% ~ 15% 的干燥箱(间)干燥; c) 顽拗型种子不耐脱水,需因具体植物材料而定。 5.3.7 含水量测定 按照 GB/
DB4403-T 108-2020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保存规范 深圳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3 03:50:5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