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7 浙 江 省 金 华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7/T 70—2018 代替 DB3307/T 70-2014 南方红豆杉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2018- 8- 9 发布 金华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8- 9 实施 发 布 DB3307/T 70—2018 前 言 本标准由金华市林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金华市婺城区沙畈红豆杉协会、金华市婺城区农林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品福、郭品崇、陈松余。 I DB3307/T 70—2018 南方红豆杉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南方红豆杉苗木培育过程中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育苗地环境质量要 求、种子采收和贮藏、苗圃地的选择和整地、育苗、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苗木出圃、档 案管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南方红豆杉露地育苗和容器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6715.5 瓜菜作物种子 第5部分:绿叶菜类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大苗培育 2年生以上的南方红豆杉苗木培育,包括露地苗和容器苗。 4 育苗地环境质量要求 育苗地环境应选择在山区、半山区生态条件良好,没有污染源、空气清新和湿润、气候 相对凉爽的地段。 5 种子采收和贮藏 5.1 种子采收 选择树龄在 20 年以上的优良母树采种,9 月下旬至 11 月上旬,果实外种皮呈深红色时, 分批采收。 5.2 种子处理 采收下的果实每50 kg加8 kg生石灰混匀后装入塑料袋内,置于室内沤置10 d~15 d后, 按每50 kg种果加10 kg谷糠搓洗3次~4次,除去果皮和外种皮上的蜡质层,用0.3%高锰酸 钾溶液浸种消毒30 min,用清水清洗干净并晾干,待贮藏。种用南方红豆杉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16715.5标准的要求。 2 DB3307/T 70—2018 5.3 种子贮藏 5.3.1 室内贮藏 宜采用湿沙贮藏。在湿沙(沙子湿度手握成团不滴水,松开能自然散开)中,拌入少量 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将种子与湿沙以1:3的体积比混合,堆放在室内阴凉处或地下室的 水泥地面,高度40 cm以下为宜,表面封一层2 cm~3 cm厚的清水沙,再覆盖上稻草等透气 性材料,并保持表面沙层的湿润。每周检查1次,沙干时可直接在沙堆上面喷洒自来水或杀 菌剂液。种子沙藏至第3年2月。 5.3.2 室外贮藏 大批量种子可在室外贮藏。贮藏选择地势高、排水和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在已选好的地 点的地面清理干净并杀菌消毒,四周开设排水沟,沟深以贮藏地点不积水为宜,沟宽40 cm, 沟深30 cm,四周用水泥砖砌坎,其面积大小依贮藏种子的数量而定。贮藏前先在地面均匀 地铺上一层2 cm~3 cm厚的沙,用编织袋或纱布隔开,将消毒过的种子与清水沙按1:(6~7) 的体积比混合拌匀放入坎内,沙的湿度与沙藏要求一致,再用编织袋或纱布隔开,总高度不 超过1m,再盖上1cm~2cm厚的湿沙,最后再盖上20cm~30cm厚的黄心土封面。贮藏后每2个 月开封检查1次,沙的湿度过低时,可适当加水,反之湿度偏大,可加些干燥的沙。 5.4 催芽 种子贮藏至第3年春季,在下种前1个月开始增加湿度,当有30%的种子出现裂口露白时, 即可筛出种子播种。 6 苗圃地的选择和整地 6.1 苗圃地的选择 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环境质量符合第4条要求的平地或缓坡地。要求 土层厚不少于30cm,地下水位在1 m以下,土质疏松、透气性良好,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壤 土或轻壤土。土壤为酸性、微酸性和中性。 6.2 整地 育苗前应进行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石块, 地平土碎。上年秋季深翻时施入腐熟栏肥1000 kg/666.7m²或腐熟饼肥150 kg/666.7m²做基 肥。 6.3 作床 整地后分畦做床,床面净宽120cm,步道宽30cm、床高20 cm~30 cm。苗床宽度可根据 塑料膜材料的宽度而定。 6.4 土壤消毒 春季整地时撒施石灰消毒,用量为50 kg/666.7m²。播种前10 d,每666.7m²用120倍~ 140倍福尔马林稀释液6 kg~12 kg,喷洒在土壤上,并用薄膜覆盖,播前3 d~4 d揭去。 6.5 点播育苗 播种密度为6 cm×6 ㎝,播种量为15 kg/666.7m²。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将已露白的 种子点播后及时用火烧土或黄心土盖种,覆盖厚度0.5 cm,以不见种子为度。盖种后用干草 3 DB3307/T 70—2018 均匀覆盖。最后喷水并结合喷洒高效广谱杀菌剂。最后苗床上方搭50㎝高的塑料小拱棚,四 周密闭保湿, 苗床上方1.8 m处覆透光率50%- 25%的遮阳网。 6.6 条播育苗 在整平的苗床上用15 cm宽的木板压出播种沟,沟深2 cm,间距20 cm。2月下旬至3月下 旬,将已露白的种子用0.2%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 min后用清水冲洗晾干,均匀地播在沟内。 播种后的处理与点播育苗相同。播种量为15 kg/666.7m2。 6.7 营养钵育苗 基质选用泥碳:火烧土:黄心土:钙镁磷肥,基质配比按49:30:20:1比例或基质选用优 质新鲜红壤土、腐熟的有机肥、沙子(或珍珠岩),基质配比按7;2;1比例,提前一个月 充分搅拌堆置,搭建塑料大棚。营养钵规格为8 cm×12 ㎝,调好营养土含水量,装好营养 土,分畦整齐排放。播种时,每钵一粒。管理按7.1条执行。 6.8 扦插育苗 6.8.1 采穗圃营建和管理 6.8.1.1 整地和作床 同6.2和6.3要求。 6.8.1.2 采穗圃营建和管理 采穗母株选用1年生优质苗或优良无性系苗木,于3月份按50 cm×50 cm进行定植,6月~ 7月截顶促萌,并需遮荫。采穗圃要及时除草,采穗后要施追肥,施肥量和实施方法参考8.3 。 6.8.2 穗条来源和穗条的选择 通过截顶促萌的基部萌芽条,或利用2年~3年生幼树顶端或从母树根部萌发的半木质化 萌芽条作穗条。穗条要选择有顶芽、直立的穗条。以阴天无风天气的早晨或傍晚剪取为好, 剪下枝条后,随即放入盛有清水的塑料桶内,防其失水干枯。 6.8.3 穗条的处理 将穗条按8 cm~10 cm长度截制成插穗,保留顶芽或3 个~5 个腋芽。要求切口平滑、 不破皮、不劈裂,下端成马耳形,浸入已调配好的国光生根剂(或APT生根粉)1g加水1 kg 药液中泡浸10 h,处理浸深 3 cm。 6.8.4 扦插 6.8.4.1 整地和作床 同6.2和6.3要求。 6.8.4.2 扦插时期 扦插宜于每年2 月~3月或9月~10月进行。 6.8.4.3 扦插 4 DB3307/T 70—2018 将处理后的插穗立即扦插在河沙或珍珠岩的苗床上。扦插深度5 cm~6 cm,株距5 cm~ 6 cm ,行距8 cm~12 cm ,插后即喷透水。扦插后插床用薄膜拱罩密闭保湿,发现棚内泥 土干燥要进行喷水,不能经常揭棚,影响发根。苗床上搭架,用遮阳网覆盖。 7 苗期管理 7.1 遮荫 4月上中旬,选阴天或雨天揭去簿膜。种子育苗和苗木移栽后要搭建荫棚,荫棚遮阳网 透光度控制在10%~20%。随着苗木的长大,透光度可以增大,但宜控制在全光照的60%以下 为好,防止高温。 7.2 水分管理 苗圃地土壤发白时及时浇水、补水。浇水保持土壤50%~60%的含水量,选择早上和傍晚 进行。小苗移栽后,应根据土壤干湿情况灌跑马水,水高度与床面相差15 cm为好,并做到 晚灌早排,使苗圃始终保持湿润状态。 南方红豆杉怕涝,苗期和幼林生长期都不能积水,多雨季节或育苗地积水,苗床含水量 超过60%时易烂种、烂芽、幼苗易发生猝倒病,5月~6月易发生根腐病,要及时排水,尤其 是在出苗和幼苗时期,防止田块积水。苗圃地排水沟应该低于畦垅25 cm以上,有利排水。 7.3 施肥管理 提倡使用生物肥,复合肥,少施高氮肥,以提高南方红豆杉苗木的品质,提高移栽成活 率。3月份~6月份施用无机肥做追肥,复合肥每1个月施用1次,施用量为10 kg/666.7m²,。 根外追肥每年3次~4次为宜,每次至少间隔7 d。 7.4 中耕除草 小苗移栽 20 d 后,在早春雨季前及秋季雨天后要进行 2 次~3 次中耕除草,除草后用丁 草胺封土。南方红豆杉育苗地拔草要坚持“拔小、拔早、拔了”的原则。拔草时间为每年 3 月中旬至 10 月上旬。中耕要浅锄,勿伤苗根,并把沟土培到苗床上。人工除草在地面湿润 时连根拔除。 7.5 2 年生以上大苗培育 7.5.1 2 年~3 年生大苗培育 用1年生的种子苗、容器苗、扦插苗通过分苗移栽培育2年~3年生苗木。 7.5.1.1 裸根苗移栽培育 移栽时间以每年2月~3月份为主,移栽时应保持根系完整,不损伤顶芽,不破损根皮, 严禁用手拔苗。起苗深度视苗木根系生长状况而异,不得少于20 cm。培育2年~3年的苗木, 种植规格株行距40 cm×50 cm。栽植做到:提苗悬空在穴中心,一回土,二提苗,三压实, 四培土,五不弯根、窝根。栽植深度以高于苗木出圃土痕3 cm~5 cm为宜。 7.5.1.2 容器苗移栽培育 将营养钵苗移到规格为16 cmⅹ20 cm容器中,按30 cm×40 cm的规格放置准备好的苗圃 地中。或将营养钵苗去掉容器,直接种植在准备好的苗圃地中,株行距30 cm×40 ㎝。 5 DB3307/T 70—2018 7.5.1.3 扦插苗移栽 扦插苗插后一个半月开始发根,半年后就可以进行移栽。可在育苗畦上移栽,也可直接 用营养钵移栽,移栽后用砻糠覆土。种植规格株行距40 cm×50 cm。移栽选阴天。 7.5.2 2 年~3 年生大苗培育管理 培育2年~3年生大苗,在5月~6月和8月~9月各抚育除草1次。通过培土、扩穴、埋青, 以增加土壤肥力,涵养水分。结合抚育进行施肥,每年至少1次~2次,在苗干基部挖环形沟, 后将复合肥均匀施入沟内,每株30 g~50 g (逐年增加),浇水,再覆土填平即可。 7.5.3 5 年生以上大苗培育 5年生以上大苗培育可通过分苗移栽2年~3年生苗完成。培育地径4 cm~5 cm大苗,株 行距为1.5 m×1.5 m;培育地径6 cm~7 cm大苗,株行距为2 m×2 m;培育地径8 cm~10 cm 大苗,4 m×4 m。以地径相对应的冠幅不相遮荫为原则。同时可根据幼树生长情况进行修枝、 定干,以解决南方红豆杉分枝低、冠幅大、主干不明显等情况。修枝每年1次,可在冬季进 行,修去最下面的一轮枝,以冠高比为2:3为好。达到一定的郁闭度后,应及时进行移植。
DB 3307-T 70-2018 南方红豆杉苗木培育技术规程 金华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8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8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2 22:48: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