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CCS B 61 DB63 青 海 省 地 方 标 准 DB63/T 1126—2021 代替 DB63/T 1126-2012 黄果梨育苗技术规程 2021 - 08 - 18 发布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 - 09 - 20 实施 发 布 DB63/T 1126—202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63/T 1126—2012《黄果梨苗木繁育技术规程》,与DB63/T 1126—2012相比,除结构 性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变化如下: ——更改了“范围”(见第3章;2012版第1章); ——更改了“术语与定义”相关内容(见第3章;2012版第3章); ——更改了“苗圃的建立”为“育苗地选择及整地”(见第3章;2012版第4章); ——更改了“实生砧木苗的繁育”为“砧木培育”(见第3章;2012版第5章); ——删除了“种子休眠与层积处理”(见2012版5.2); ——增加了播种前准备(见5.2)和水肥管理(见5.4.1); ——增加了“嫁接砧木要求”(见6.3),删除了“劈接”和“切接”(见2012版6.3.1、6.3.2), 增加了带木质芽接的嫁接技术(见6.4;2012版6.3); ——删除了“检查成活和补接”(见2012版6.5.1),增加了“补接”内容(见7.7); ——更改了“苗木出圃”(见第8章,2012版第7章) ——删除了“苗木运输”(见2012版第8章); ——增加了“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见附录A); ——更改了“苗木质量分级”(见附录B;2012版附录A)。 本文件由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林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同仁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顾文毅、刘小利、魏海斌、祁银燕、王海英、史文君、范旭、薛永贵、多杰卓 玛、奎万花、东周加、夏吾加、马君梅、刘维军。 本文件由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监督实施。 I DB63/T 1126—2021 黄果梨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果梨育苗过程中的育苗地选择及整地、砧木培育、嫁接技术、接后管理、出圃等技 术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黄河、湟水河及隆务河流域海拔2500 m以下地区的黄果梨种苗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中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果梨 黄果梨属白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树势中庸,树姿半开张。一年生枝褐色。叶片 卵圆形,先端急尖、长尾尖,基部宽楔形;锯齿锐,有刺芒;叶柄长5.5 cm~6.5 cm。伞房花序,花白 色,每花序5朵~9朵花,平均6朵。果实较大,呈葫芦形。果梗基部膨大肉质;梗洼狭而中;有较浅的 棱沟。萼片宿存,聚合;萼洼平而中;萼洼隆起。平均单果重124.88 g,果皮黄色;果点小而密,褐色。 果肉乳白色,质地细脆,味甜酸、有香味。在黄南州同仁地区,4月中下旬开花,9月下旬果实成熟。 3.2 带木质芽接 削取接穗的接芽时,盾形芽片内带有一薄层木质,该盾形芽片插入砧木切口使之愈合并萌发的芽接 方法。 4 育苗地选择及整地 4.1 育苗地选择 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具有灌溉条件,PH值7.0~8.0的土地作为育苗地。 4.2 整地 深翻20 cm~30 cm,耙平,除去碎石杂草。 5 砧木培育 1 DB63/T 1126—2021 5.1 种子选择及处理 5.1.1 采种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木梨或杜梨母树,采集完全成熟的果实。 5.1.2 种子采后处理 采集的果实堆放于温暖处,覆膜升温,果实腐烂变软后揉碎果肉,取出种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挑 选饱满种子放入尼龙网袋中自然晾干。 5.2 播种前准备 5.2.1 灌水 播种前7天~10天灌透水一次。 5.2.2 种子播前处理 种子放入0.2%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0秒钟,捞出至无水滴滴落后拌细沙,种沙比例为1:3。 5.3 播种 5.3.1 播种时间 11月中下旬。 5.3.2 播种行距及播种量 采用2窄行1宽行的条播方式,窄行间隔20.0 cm,宽行间隔50.0 cm。 2 2 播种量为30.00 kg/hm ~37.50 kg/hm 。 5.3.3 播种 育苗地开沟,深度3.0 cm,将种沙均匀撒入沟内覆细沙填平并用木板轻轻镇压,覆盖草席。 5.4 播后管理 5.4.1 水肥管理 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冻后,立即灌透水一次,以后视土壤墒情进行喷水或宽行开沟灌水。出苗达80% 时,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午5点以后去除草席。 2 5月下旬~7月中旬,追施尿素1次~2次,施肥量为150.0 kg/hm ,施肥方法为育苗地宽行间用开沟 器开深度10.0 cm的沟槽,将尿素均匀撒入后掩埋平整,并及时灌水;7月下旬~9月中旬,追施磷酸二 2 氢钾肥1次~2次,施肥量为4.5 kg/hm ,施肥方法为150.0 g磷酸二氢钾配水15.0 kg叶面喷施。 5.4.2 育苗地除草 适时人工除草。 5.4.3 定苗及摘心 幼苗高5.0 cm~7.0 cm时定苗,定苗间距10.0 cm;幼苗高25.0 cm~30.0 cm时摘心。 5.4.4 有害生物防治 2 DB63/T 1126—2021 主要有害生物为猝倒病、黑斑病、蛴螬、蚜虫、红蜘蛛,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6 嫁接技术 6.1 砧木处理 嫁接前,剪除砧木主干20.0 cm以下所有萌芽和侧枝。 6.2 接穗采集和处理 6.2.1 母树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品种特征明显的优良单株。 6.2.2 接穗采集 采集树冠外围中上部当年生半木质化发育枝。 6.2.3 接穗处理 采集的接穗立即摘除叶片,根部对齐每50枝进行捆扎后及时插入水桶中,置于阴凉处,接穗随采随 用。 6.3 嫁接砧木要求 用于嫁接的砧木地径须达0.5 cm~0.8 cm,枝干光滑、无病虫害。 6.4 嫁接 6.4.1 嫁接方法 采用带木质芽接。 6.4.2 嫁接时间 7月中下旬~8月中旬。 6.4.3 取芽 选取接穗中部的饱满芽作为接芽。 在接芽上方1.0 cm~1.5 cm处下刀,带木质直向下平削,至芽眼基部以下1.5 cm~2.0 cm,横向斜切 一刀,取下上薄下厚的带木质芽片。芽片长2.5 cm~3 cm,厚度不应超过0.3 cm。 6.4.4 削砧木 在砧木距地面10.0 cm~15.0 cm处,从上向下削一个与芽片长宽相当的切面,下端横向斜切一刀去 掉削片,削面深度与芽片下部厚度相近。 6.4.5 接芽嵌合 取下的芽片与砧木切口削面对准,形成层紧贴于砧木削面上。 6.4.6 绑缚 3 DB63/T 1126—2021 用宽2 cm的嫁接膜缚紧,除接芽露出外,伤口全部缠严缚紧。 7 接后管理 7.1 除萌 嫁接后随时抹除接芽下方砧木上发出的萌芽。 7.2 剪砧 嫁接当年不剪砧,嫁接第二年春季接芽萌动时,在接芽上方1.0 cm~2.0 cm处剪砧。 7.3 解绑 接芽新梢长至5.0 cm~10.0 cm时,去除嫁接膜,不应伤及接芽。 7.4 嫁接后水肥管理 7.4.1 嫁接后 1 个月内不浇水,后期视土壤墒情适时灌溉。 7.4.2 施肥按照 5.4.1 执行。 7.5 嫁接后除草 按照5.4.2执行。 7.6 有害生物防治 按照5.4.4执行。 7.7 补接 7.7.1 补接对象 嫁接未成活及后期达到嫁接要求的砧木,可于第二年3月下旬进行补接。 7.7.2 补接接穗采集与处理 7.7.2.1 补接采穗母树选择 按照6.2.1执行。 7.7.2.2 补接接穗选择 采集母树中上部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发育枝。 7.7.2.3 补接接穗处理 接穗剪口立即用封蜡封住,根部对齐每50枝进行捆扎,放入潮湿、低温的地窖中沙藏,沙子湿度以 手捏成团,松手即散开为宜,沙埋深度为接穗长度的三分之一。 7.7.3 补接方法 补接方法按照6.4执行。 4 DB63/T 1126—2021 8 出圃 嫁接口完全愈合,种苗质量达到附录B的规定时出圃。 5 DB63/T 1126—2021 AA 附 录 A (资料性) 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表A.1给出了黄果梨育苗过程中发生的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表A.1 有害生物种类及防治方法 有害生物种类 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 1、加强前期土壤管理,播 猝倒病 2 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 1、硫酸亚铁225 kg/hm ,拌细沙撒于土壤中后浅翻; 2、苗期初发病期,及时清 2、幼苗发病初期用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浇灌土壤。 除病苗。 1、加强水肥管理,增强幼 苗抗病能力; 黑斑病 2、清除育苗地内的枯枝落 叶并集中销毁,减少越冬 病原。 1、发芽前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 2、生长期预防在5月上中旬或发病初期叶面喷施10%多抗霉素可 湿性粉剂1000倍液~2000倍液或4%农抗120 果树专用型600 倍 液~800倍液,10天一次,连喷3次可得到有效防控。 1、春秋两季以深翻土地捡 蛴螬 拾蛴螬幼虫的方式压低虫 每年5月,用球孢白僵菌粉剂1.0 kg与10.0 kg细土混合均匀撒入 口密度。 育苗地或栽培地中后深翻灌水或球孢白僵菌粉剂600倍液~800 2、成虫期采用黑光灯诱杀 倍液灌根,用量15 kg/hm 。 2 成虫。 蚜虫、红蜘蛛 1、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 早春萌芽期喷施 1 次 3~5 波美度石硫合剂或 45%石硫合剂晶体 时除草、施肥、浇水,增 50~60 倍液; 强幼苗抗虫能力; 蚜虫用球孢白僵菌每毫升 100 亿孢子油悬浮剂 100 ml~120 ml 进 2、越冬前及时清理枯死枝 行超低容量喷雾或球孢白僵菌粉剂配置成每毫升水含 1 亿活孢的 干、叶片等集中烧毁,消 菌液进行喷施; 灭病虫越冬场所。 红蜘蛛用1%阿维虫清乳油4000倍液。 6 DB63/T 1126—2021 BB 附 录 B (规范性) 黄果梨苗木质量分级 表B.1给出了黄果梨种苗出圃质量的分级。 表B.1 黄果梨苗木质量分级 苗木质量等级 苗高(cm) 整形带内饱满芽数量(个) 嫁接口以上10厘米处茎粗(cm) 一级苗 130 7~8 >1.0 二级苗 130~100 5~6 0.8~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B63-T 1126-2021 黄果梨育苗技术规程 青海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0 10:22:56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