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10838326.6
(22)申请日 2022.07.18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149977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22.09.02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奇果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区前湾一路1号A栋201室 (入驻深圳市
前海商务秘书 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马丽
(74)专利代理 机构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2464
专利代理师 贾娜娜
(51)Int.Cl.
G06Q 10/06(2012.01)G06Q 50/20(2012.01)
G06T 17/00(2006.01)
G06K 9/62(2022.01)
(56)对比文件
CN 107067160 A,2017.08.18
CN 106912019 A,2017.0 6.30
CN 113220675 A,2021.08.0 6
CN 107423 563 A,2017.12.01
审查员 曾宪琴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证信息管理系
统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
证信息管 理系统及方法, 属于电子学生证信息管
理技术领域。 本该系统包括电子学生证信息采集
模块、 三维校园构建模块、 轨迹分析处理模块、 综
合判断模块、 反馈模块; 所述电子学生证信息采
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三维校园构建模块的输
入端相连接; 所述三维校园构建模块的输出端与
所述轨迹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轨
迹分析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综合判断模块
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综合判断模块的输出端与
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接。 本发 明能够及时
掌握学生在校园内的轨迹数据, 同时可以获取学
生与其他学生的交叉轨迹数据, 综合判断学生融
入集体的情况, 进 而掌握学生心理状态。
权利要求书4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页
CN 114997739 B
2022.10.28
CN 114997739 B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证信息管理方法, 其特 征在于: 该 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 学校为学生发放电子学生证, 由学生监护人授权学校对学生进行定位记录分析, 学
校通过电子学生证获取任一学生A的行动轨 迹, 同时获取 学生A的课表信息数据;
S2、 获取校园建筑数据, 构建三维校园模型, 对校园内学生实现坐标定位;
S3、 获取学生A的活动课数据, 所述活动课包括体育课、 社会实践课, 构建学生A的活动
课轨迹数据; 获取 学生A非上课时的轨 迹路线, 生成学生A的非上课时轨 迹数据;
S4、 构建时间周期, 对不同时间周期内学生A的轨迹变化差异性进行分析, 构建判断模
型, 对学生A的心理状态进行判断, 同时设置阈值, 若存在低于阈值的情况, 反馈至教师端
口, 提醒教师注意;
所述对不同时间周期内学生A的轨 迹变化差异性进行分析包括:
获取学生A的活动课轨迹数据, 构建时间周期T, 生成时间区域集合
, 所述
分别为时间周期点 位, 存在
;
分别获取时间区域集合中每个时间周期点位的学生A 的活动课轨迹数据、 非上课时轨
迹数据;
获取在每一节活动课内与学生A产生交叉重合的学生数据、 在学生A非上课时轨迹数据
中与学生A产生交叉重合的学生数据; 将两种数据 记为数据样本集合, 设置数据样本集合中
每个数据均存在相同组数据特 征;
利用k‑means对数据进行聚类, 取 K值:
其中,
是第i个簇; p是
中的样本点;
是
的质心, 即
中所有样本的均值; SSE是所有
样本的聚类误差, 代 表了聚类效果的好坏;
以SSE作为y轴取值, K值作为X轴取值, 构建坐标系, 生成曲线图, 选取曲线曲率最高的
点对应的K值作为输出;
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
其中,
代表初始化的K个聚类中心;
针对数据样本集 合中每一条 数据j;
v(j)代表数据j与组内其它数据的平均距离;
t(j)代表数据j与邻组的数据的平均距离;
构建轮廓系数:
其中,
代表数据j的轮廓系数;
若存在
, 则
表明数据j在两个聚类的边界; 若
, 则
, 则表
明数据j应分在其 他类别; 若存在
, 则
, 则表明数据j的聚类合理;
通过轮廓系数, 将数据样本中数据分入K个簇中;权 利 要 求 书 1/4 页
2
CN 114997739 B
2构建平均轮廓系数, 生成最近 簇:
其中,
是簇
中的样本点;
代表任一样本点; e代表簇
中的样本数量;
代表
到达
簇
的距离, 指
到达簇
中所有样本的平均距离;
利用迭代, 将K个簇 中数据样本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聚类 中心的类簇中, 设置迭代次数为
Z, 在迭代到 达Z时, 获取到新的类簇中心, 作为 最终的聚类结果;
根据聚类结果获取其中存有最大数量样本内的簇进行输出, 作为学生A 的交叉轨迹学
生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证信 息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构建三维校园模型包括:
利用无人飞行设备采集校园的垂直影 像与倾斜影像;
所述垂直影像要求相片倾斜角不大于2 °; 所述倾斜影像要求相片重叠度不小于65%, 相
邻视角差在15 °以内;
分别对垂直影 像与倾斜影像进行影 像处理;
基于倾斜影像构建三维模型, 基于垂直影 像构建数字正像 影射图;
通过WebGIS系统, 结合 三维模型、 数字正像 影射图构建三维校园模型;
将校园内的电子学生证信 息数据接入三维校园模型, 对每一位佩戴电子学生证的学生
实现精准定位, 生成坐标 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证信 息管理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判断模型包括:
获取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 对其中活动课数据和非上课时数据进行标注, 构建判
断模型:
其中,
代表学生的集体融入概率指数;
代表与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中与学生A
交叉轨迹学生序号;
代表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中与学生A交叉轨迹学生总数;
代表
活动课影响系 数;
代表非上课时影响系 数;
代表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中活动课与
学生A交叉轨迹学生数量;
代表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 中非上课时与学生A交叉轨迹
学生数量;
代表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中在活动课与学生A交叉轨迹学生为序号
的
学生交叉次数;
代表学生A的交叉轨迹学生数据中在非上课时与学生A交叉轨迹学生为
序号
的学生交叉次数;
设置概率指数阈值, 若存在
低于概率指数阈值, 则判断学生A与同学沟通交流次数低,
可能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或无法及时融入集体, 反馈 至教师端口, 提醒教师注意。
4.应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证信息管理方法的一种基于物联
网的电子学生证信息管理系统, 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包括电子学生证信息采集模块、 三 维校权 利 要 求 书 2/4 页
3
CN 114997739 B
3
专利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学生证信息管理系统及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4: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