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0838812.8
(22)申请日 2022.07.18
(71)申请人 浙江盛达 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2400 浙江省绍兴 市嵊州市三江街
道雅仙路68号
(72)发明人 王国勇 应桂阳 丁新宇 李重阳
(74)专利代理 机构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3277
专利代理师 施春宜
(51)Int.Cl.
A43D 95/08(2006.01)
A43D 37/00(2006.01)
A43D 111/00(2006.01)
A43D 119/00(2006.01)
G06T 17/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主要包
括如下步骤: 标准鞋模的3D图像采集; 控制系统
建成完整的三维模型, 模型中得到一条虚拟的标
准打磨线; 待打磨鞋面套于鞋面固定鞋模上; 鞋
样识别机构识别鞋样, 确定鞋码和左右脚, 选择
对应的模型; 扫描鞋面左右两个侧面, 得出待打
磨鞋面的三维图形, 并得出一条扫描打磨线; 控
制系统把标准打磨线和扫描打磨线进行拟合修
正, 最终形成一条实际打磨轨迹线; 将带待打磨
鞋面推动至打磨处, 控制系统控制打磨机械手沿
实际打磨轨迹线进行鞋子打磨; 完成打磨后, 打
磨机械手撤离, 将打磨后的鞋面复位至原处。 本
发明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 采
样准确, 且打磨质量 好等诸多优点。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附图14页
CN 115381188 A
2022.11.25
CN 115381188 A
1.一种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其采用一种鞋面打磨机器人, 该机器人包括机
架、 鞋模采样平台、 3D图像采集机构、 鞋样识别机构、 鞋面输送机构、 打磨机手以及控制系
统;
其包括如下工艺 步骤:
1), 标准鞋模放置 于鞋模采样平台, 3D图像采集机构移动至采集 位置;
2), 鞋模采样平台带动标准鞋模等角度旋转多个角度位置, 3D图像采集机构在每个停
留位置扫描采集数据;
3), 控制系统把所有角度位置数据进行整合, 建成完整的三维模型, 模型中得到一条虚
拟的标准打磨线, 建模结束; 重复上述建模步骤, 实现若干个不同款式样鞋的模型, 存储在
控制系统中;
4), 将鞋面固定鞋模放置于鞋面输送机构中夹紧, 并将待打磨鞋面套于鞋面固定鞋模
上; 鞋样识别机构识别鞋样, 确定鞋码和左右脚, 选择对应的模型;
5), 启动3D图像采集机构, 扫描鞋面左右两个侧面, 得出待打磨鞋面的三维图形, 并得
出一条扫描打磨线;
6), 控制系统把标准打磨线和扫描打磨线进行拟合修正, 最终形成一条实际打磨轨迹
线;
7), 鞋面输送机构将带待打磨鞋面推动至打磨处, 控制系统控制打磨机械手沿实际打
磨轨迹线进行鞋子打磨, 打磨头每一个施力点的施力方向与鞋面曲面矢量垂直;
8), 完成打磨后, 打磨机 械手撤离, 将打磨后的鞋面复位至原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模采样平台、 3D图像采
集机构、 鞋样识别机构、 鞋面输送机构和打磨机械手均由控制系统控制; 所述步骤1)中, 标
准鞋模的表 面需画好打磨轮廓线; 所述步骤3)中, 基于3d视觉扫描, 控制系统中拟合各个角
度三维数据为一个整体鞋子三维模型, 通过识别标准鞋模上与其上不同颜色的画线, 识别
出各个打磨点的实际空间位置, 这些点组成整个鞋面的标准打磨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模采样平台、 鞋模图像
采集机构、 鞋样识别机构和鞋面输送机构分别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鞋模采样平台位于机架
的中部, 其上能固定各种标准鞋模; 所述鞋模采样平台两侧均依 次设有所述鞋面输送机构
和鞋模图像采集机构; 所述鞋模图像采集机构能采集各种标准鞋模的图像; 所述鞋面输送
机构能将鞋面输送至打磨机械手处; 所述鞋样识别机构设置于鞋面输送机构的上方, 其能
识别鞋面的鞋码和左右脚; 所述打磨机 械手位于 机架的一侧, 其能对鞋面进行打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模采样平台包括安装
座、 伺服电机、 旋转台、 支架I、 夹持气缸I、 限位块I以及夹持臂I; 所述安装座固定于机架上;
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安装座的底部, 其连接并驱动旋转台转动; 所述支架I固接于旋转台
上, 并随旋转台联动; 所述夹持气缸I固定于支架I上; 所述限位块I安装于支架I的顶部, 其
上放置所述鞋模; 所述夹持臂 I连接于夹持气缸I上, 并由夹持气缸I驱动; 所述夹持臂I夹持
所述标准鞋模。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模图像采集机构包括3D
相机以及相 机调节装置; 所述3D相机设置在标准鞋模的左右两侧, 其分别能对标准鞋模进
行采样; 所述相机调节装置安装于机架上, 其上安装有3D相机, 并能调整3D相机的位置; 该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5381188 A
2相机调节装置包括基座、 调节板、 丝杠I、 丝杠电机I以及导轨I; 其中, 所述调节板通过一转
轴枢接于基座上, 其能相对于基座转动; 所述基座上设有弧形槽; 所述调节板上螺接有锁紧
螺母; 所述锁紧螺母穿过弧形槽, 并能锁紧于弧形槽的外侧, 以定位调节板; 所述3D相机安
装于调节板上, 并随调节板联动而调整3D相机的高度; 所述基座底部 设有滑套I和滑轨I; 所
述丝杠I通过丝杠座I安装于机架上, 其和滑套I相配合, 并通过丝杠I转动而驱动滑套I移
动, 以调整3D相机和鞋模的距离; 所述丝杠电机I通过电机座I安装于机架上, 其连接并驱动
丝杠I转动; 所述导轨I亦安装于机架上, 其对称分布于丝杠I的两侧; 所述导轨I和滑轨I相
配合, 以限定基座沿导轨I延伸方向移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样识别 机构包括平面相
机和安装架; 所述平面相 机通过所述安装架安装于机架上; 所述安装架上设有沿前后向延
伸的调节槽; 所述平面相机能沿调节槽前后向移动, 使平面相机能位于鞋面的正上方; 所述
平面相机 外设置有一圈光源。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鞋面输送机构设置有2套,
其包括鞋面固定鞋模、 鞋模固定装置、 输送台、 丝杠II、 丝杠电机II以及导轨II; 所述鞋面固
定鞋模安装于鞋模固定装置上, 其能从鞋模固定装置上拆下而更换; 所述鞋面固定鞋模上
能套鞋面; 所述鞋模固定装置固定于输送台上, 并能随输送台移动; 所述输送台的底部 设有
滑套II和滑轨II; 所述丝杠II通过丝杠座II安装于机架上, 其和滑套II相配合, 并通过丝杠
II转动而驱动滑套II移动; 所述丝杠电机II通过电机座II安装于机架上, 其连接并驱动丝
杠II转动; 所述导轨II亦安装于机架上, 其位于丝杠II两侧; 所述导轨II和滑轨II相配合,
以限定输送台沿导轨I I延伸方向移动;
所述鞋模固定装置包括支架II、 夹持气缸II、 限位块II以及夹持臂II; 其中, 所述支架
II固接于输送台上, 并随输送台联动; 所述夹持气缸II固定于支架 II上; 所述限位块II安装
于支架的顶部, 其上放置所述鞋模; 所述夹持臂II连接于夹持气缸II上, 并由夹持气缸II 驱
动; 所述夹持臂I I夹持所述鞋模。
8.如权利要求4或7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准鞋模和鞋面固定
鞋模的底部均设有一基座; 所述限位块I和/或限位块II的顶部设有限位槽; 所述基座嵌入
限位槽中, 且两侧夹持于限位槽中; 所述夹持臂 I和/或夹持臂 II的顶部设有一钩部, 所述钩
部抵接于基座的上表面。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打磨机械手包括机械手本
体、 转接座、 弹性机构、 打磨电机座、 打磨电机、 打磨头以及管道; 其中, 所述转接座固定于机
械手本体的一端, 并由机械手本体驱动; 所述 弹性机构安装于转接座上; 所述打磨电机座连
接于弹性机构上, 使打磨电机座能弹性伸缩; 所述打磨电机安装于 打磨电机座上, 其具有一
电机轴; 所述打磨 头连接于电机轴上, 并由打磨电机驱动而转动; 所述管道设置于转接座的
底部, 其管道内部中空, 所述打磨头 部分位于管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机构包括第 一导杆、
第二导杆、 导套、 背板、 弹簧以及弹簧座; 其中, 所述第一导杆一端连接于打磨电机座上, 另
一端连接于背板上; 所述第二导杆一端连接于 打磨电机座上; 所述导套固定于转接座内; 所
述第一导杆、 第二导杆分别穿过对应的导套, 并能沿导套移动; 所述弹簧座安装于转接座的
背面, 并位于背板和转接座之间; 所述弹簧套设在第二导杆上, 其抵接于弹簧座和第二导杆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5381188 A
3
专利 一种鞋面智能打磨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2-24 00:44: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