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
CCS B 61
5304
玉溪市 地方 标准
代替 DG 5304/T 14.4-DB5304/T034.4—2023
2012
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第4部分:栽培管
理
2023-11-0 8发布 2024-02-0 8实施
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304/T 034.4 —2023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 DB5304/T 034 的第4部分,共 分为8个部分:
—— 第1部分:园区规划;
—— 第2部分:栽培品种;
—— 第3部分:育苗;
—— 第4部分:栽培管理;
—— 第5部分:大树移植;
—— 第6部分:病虫害防治;
—— 第7部分;豆荚采收、晾晒、包装和贮运;
—— 第8部分:豆荚质量等级。
本文件由 易门县塔拉栽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提出。
本文件由 玉溪市林业和草原局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易门县林业和草原局、易门县林业草原科技产业站、易门县塔拉生产基地建设领
导小组办公室、易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马云峰、夏伯林、普长福、王万明、许卫光、杞如成、胡鸿明、马双喜、高云
学、柳向方、普凤仙、胖灵波、朱瑞明、李忠平、吕玉华 。
DB 5304/T 034.4 —2023
1
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第4部分:栽培管理
1 范围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本文件规定了塔拉园地定植、土壤管理、肥水管理及整形修剪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塔拉栽培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
DB5304/T 034.3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育苗
DB5304/T 034.6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病虫害防治
3 栽植
3.1 立地条件
塔拉适宜海拔高度 1500m以下,土层深厚、肥沃、疏松透气、有机质含量高、排水良好,旱季
有水浇灌,光热充足,小气候环境条件较好的干热河谷区域。
3.2 定植
3.2.1 造林密度
塔拉造林初植密度一般以 111株/千平方米为宜( 即株行距 3m×3m);但在立地条件较好、管
理精细的地方,可适当稀植,株行距 3m×4m( 83株/每千平方米)或株行距 4m×4m(62株/每千平
方米)。
3.2.2 整地
造林前1~2个月,在缓坡地段按设定的株行距拉线定点、横植成行;在坡地上则沿等高线按设
定的株行距水平带状开挖定植塘或鱼鳞坑整地。
3.2.3 挖定植塘
将取出的表土和心土分别堆放于定植塘两侧,定植塘长、宽、深规格为 60cm×60cm×60cm。
3.2.4 回填
DB 5304/T 034.4 —2023
2 回塘时每塘用厩肥 15~25kg、钙镁磷肥 1kg、复合肥 0.5kg作底肥,与表 土混合拌匀后回填于
塘底,再回心土,回填土的高度要略高于地表 10~15cm,并做好圆形树盘。
3.2.5 造林时间
具备水源条件的地方,一年四季均可进行塔拉造林,但尤以雨季即夏季,为塔拉的最佳造林季
节。云南一般以 6月~8月为宜。
3.2.6 苗木要求
应符合DB5304/T 034.3 的要求,选用合格苗木上山造林。
3.2.7 定植方法
3.2.7.1 定点
在定植塘中心确定栽植位置。
3.2.7.2 挖定植穴
一般开挖宽 20cm、深20cm左右的定植穴。
3.2.7.3 定植
定植时除去 容器苗的营养袋后,将苗木置于定植穴中央,放正扶好,分层填入细土,并踏实,
不能损坏营养袋土,覆土比苗木根茎部高出 2~3cm,用定植塘周围的土培成圆形树盘,有条件的浇
定根水。
3.2.8 补苗
定植一个月后进行自检自查,对缺塘进行补植。
4 土壤管理
4.1 深翻或扩穴
在每年10~12月,结合秋施基肥时进行土壤的深翻或扩穴,深度树盘外以 20~30cm为宜,树
盘内以10cm为宜。深翻时,将落叶、杂草、间作物秸杆等物翻入土中,既可改善土壤的结构和理化
性状,促进微生物活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又能减少病虫源。
4.2 中耕管理
4.2.1 中耕除草
DB 5304/T 034.4 —2023
3 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和杂草的种类、多少来确定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一般以树盘内的土
壤疏松、无草为衡量标准。根据易门县塔拉种植区域内杂草生长规律,每年最少需进行 3次中耕除
草,分别于 2~3月、5月下旬~ 6月中旬和 8月中旬~ 9月中旬各进行一次,中耕深度以 10~15cm
为宜。中耕除草能防止杂草与塔拉树体争养分和水分,减少病虫源,翻入土壤中的杂草腐烂后,还
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4.2.2 间作
在塔拉幼林地内适当间作豆科植物、绿肥等,以短养长、长短结 合,既可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
含量、加快土壤熟化过程、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又可提高土地利用率、
增加收益,但在距塔拉主干 1m的范围内不宜进行间作,以免耕作时损伤其根系。
5 肥水管理
进入开花结实期后,塔拉一年要开花结实 2次,对养分的消耗极大,如不及时补充足够的肥料
和水分,将导致塔拉豆荚产量低、品质差、树势衰退快的严重后果。
5.1 基肥
5.1.1 施肥时间
一般在10月中旬~ 12月上旬,结合深翻扩塘增施基肥。
5.1.2 施肥量和施肥种类
施肥量视塔拉树体大小和土壤肥力情况而定。 结果 树一般每株施农家肥 10~30kg、 普钙1~2kg、
复合肥0.3~0.5kg,及时补充塔拉夏秋两季开花结实消耗掉的大量营养物质,以恢复树势、促进花
芽分化,为塔拉来年开花结实提供充足的养分。
5.2 追肥
5.2.1 施肥时间
一般于2~3月、5~6月和8~9月结合中耕除草各进行一次追肥。
5.2.2 施肥量和施肥种类
2月~3月,一般每株追施复合肥 0.2~0.3kg、微量元素硼 0.02kg(或于花期在叶面喷施浓度
为0.1~0.2%的硼砂、硼酸浸出溶液) ,叶面喷0.2%-0.3%的尿素浸出溶液; 5~6月,一般每株施尿
素0.1~0.2kg;8~9月,一般每株追施复合肥 0.2~0.3kg、微量元素硼肥 0.02kg(或于花期在叶
面喷施浓度为 0.1~0.2%的硼砂、硼酸浸出溶液)。
5.3 施肥方法
DB 5304/T 034.4 —2023
4 施肥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条状沟施、环状沟施、放射状沟施、全园撒施和根外追肥(叶面喷肥)
等,具体采用哪种施肥方法可根据施肥时间、施肥种类和施肥量的不同来分别选取。一般施基肥时
采用环状沟施法,即沿树冠外缘滴水线处开挖 30~50cm深,30~40cm宽的环状或半环状施肥沟,
将肥料与挖出的土充分拌匀后埋入沟内。注意首次施基肥时 ,须沿定植塘塘壁开沟,环状沟的位置
应随树冠的扩大逐年向外扩张;追肥则可采用放射状沟施、全园撒施和叶面喷肥等方法来进行。
5.4 排灌
5.4.1 灌溉
塔拉虽然较耐干旱,但若持续干旱的时间较长,土壤中的含水量极低,就会使塔拉长期处于缺
水状态,导致其生长缓慢、开花结实不良。因此,为获得较好的收成,一定要适时浇水,以保证塔
拉的正常生长和花芽分化,提高豆荚的产量和质量。应根据塔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当地的自然气
候条件,本着方便、实用、节水的原则来确定各地具体的浇水时间和次数。针对各地冬春干旱持续
时间长短的特点, 应在每年的 1~5月雨水来临前,每月浇一次透水,及时补充塔拉正常生长、发育
所需水分。
5.4.2 排水
塔拉在排水不良、长期积水的地方易患根腐病,严重时可致全株死亡。因此,对建于坡地上的塔
拉园地,应在其最上方外围挖一条等高环山截水壕泄洪,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洪涝
灾害;对建于台(梯)地上的塔拉园地,也可在每块台(梯)地内侧各开挖一道排水沟,防止雨季
园地内积水。
6 整形修剪
塔拉的整形修剪应遵循因树作形、随枝修剪的原则,做到“有形不死、无形不乱”。具体用何
种方法来进行整形修剪,要依据树龄树势、立地条件 和栽培管理水平而定。
6.1 整形
6.1.1 丰产树形
塔拉具有喜光、主干不明显、树姿开张的特点,可因地制宜采用自然开心形、伞状圆头形来对
其进行整形。
6.1.2 自然开心形整形技术
6.1.2.1 定干
待塔拉苗木定植生长一年后,在苗木高 80~100cm处选择有饱满芽的地方进行短截定干、促生
分枝。
DB 5304/T 034.4 —2023
5 6.1.2.2 选主枝
第二年从定干处剪口以下萌生的分枝中选留 3~4个生长健状、分布均匀、向外斜生、开张角度
为60~70°、长100~120cm的枝条培养为主枝,其余萌生枝全部抹除。
6.1.2.3 留侧枝
第三年从各主枝上萌发的分枝中选留有一定间隔距离、生长强健、相互错开、分布均匀的分枝
2~3个,各留 60~70cm长短截后培养为侧枝。第四年继续培养侧枝,配置部分
DB5304-T 034.4-2023 塔拉栽培技术地方规范 第4部分:栽培管理 玉溪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11-10 21:28: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