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_11.020 C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343—2011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参考方法 Reference method for th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1-09-3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 WS/T343—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卫生部临床检验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明婷、谷小林、李臣宾、施丽飞、申子瑜。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WS/T343—2011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参考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参考方法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建立并运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参考方法的实验室。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 1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 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全血中的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 2.2 参考方法 referencemethod 一种可清楚和准确描述的用于特定检测的技术,该技术要有依据,可提供足够准确和精密的实验数 据以评价其他实验方法检测结果的有效性。若有决定性方法,参考方法的准确性应与决定性方法进行 比较,并且须标示不准确度和不精密度。 3总则 为了保证参考方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建立参考方法的实验室应与其他参考实验室进行结果比对。 4一般技术要求 行业标 4.1器具 4.1.1 血沉测定管规格 4. 1. 1. 1 无色、两端开口、带刻度的玻璃管或塑料管。 4.1. 1.2 血沉管长度应保证红细胞沉降所需200mm的足够长度 4.1. 1.3 管壁应标有清楚的刻度,刻度间距为1mm,刻度数值从底部至顶端标示为200mm0mm。 4.1.1.4 管内径≥2.55mm(但不可因增大内径而增加被检血量):管内径均匀,误差应在5%以内:管 内径横截面长轴与短轴之差≤0.1mm。 4.1.1.5管内壁应保持清洁、干燥。 4.1.1.6 血沉管应一次性使用,可为玻璃或塑料制品,塑料管应不粘附血细胞并且不释放出改变血沉 的增塑剂,如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脱模剂,应保证不改变血沉的测定结果。 4.1.2 血沉测定架规格 4.1.2.1 应保证放置平稳;使血沉管装人血液后保持垂直,倾斜度<2。 4. 1.2.2 应保证血液不从血沉管泄漏。 1 WS/T343—2011 4.2血液标本采集 4.2.1用符合要求的注射器或真空采血系统采集新鲜静脉血。采血时应避免皮肤消毒物质的污染。 标本中不得有肉眼可见的溶血或小凝块。 4.2.2标本的采集要求使用EDTA为抗凝剂,抗凝剂的浓度为3.5μmol/mL~5.4umol/mL。当抗 凝剂为溶液时,血液的稀释度应<1%。可以使用以下几种EDTA抗凝剂: EDTA·Kz(相对分子质量368.4),浓度为1.4mg/mL~2.0mg/mL; EDTA·Naz·2HzO(相对分子质量372.2),浓度为1.4mg/mL~2.0mg/mL; EDTA·K·2H,O(相对分子质量442.5),浓度为1.6mg/mL~2.4mg/mL。 4.2.3血液加至抗凝管后,管内剩余空间至少占试管体积的20%。 4.2.4标本应置于18℃~25℃的温度条件下直至检测。 4.2.5标本从采集到测定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4h。如果保存在4℃条件下,时间间隔应不超过12h, 测定前应使标本的温度恢复至室温。 5 血沉测定步骤 5.1血液标本的准备 5.1.1检测前应轻轻地颠倒盛有标本的试管,至少颠倒混匀12次。 5.1.2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的调整 5.1.2.1测定血液标本的HCT。要求被测血液的HCT<0.35,当HCT>0.35时,应通过加入抗凝 血浆的方法将血液标本的HCT调整至HCT≤0.35。 5.1.2.3 3计算需加人的最小血浆量。 需加人血浆量(mL)=3.5×(HCT/0.35)-3.5 5.1.2.4将所需体积的血浆加至另一份未离心的3.5mL血标本中去,混匀后再通过测定确认 HCT<0.35。 5.2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5.2.1利用人工或机械吸取装置,将血液标本准确地吸到血沉管的“0”刻度处,垂直放置在血沉架上, 要求环境温度为18℃~25℃,应避免阳光直射、振动和气流的影响,使其静置60min。 5.2.260min士1min时读取结果,读取血浆顶端凹面至沉降红细胞柱顶部间的距离(注意不包括红 信息服务平台 细胞柱上层的白细胞),以毫米为单位记录数值。 5.3结果的报告方式 血沉检测结果:××mm/h 6影响因素 6.1标本采集 不同的标本采集方法是影响实验室间血沉检测结果可比性最常见的因素,如使用EDTA抗凝管 (不稀释标本)与专用血沉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稀释标本)时存在差异。 不应使用用于凝血试验的装有柠檬酸盐溶液(血液与柠檬酸盐溶液的比例9:1)采血管采集测定 2
WS-T 343-2011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参考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SC 于
2023-03-15 12:29:4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659.3 KB)
分享
友情链接
蚂蚁集团 图数据库选型方法 问题 方法与工具.pdf
T-CEC 5080—2022 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安装调试与验收规范.pdf
GB-T 42422-2023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 框架.pdf
GB-T 30921.5-2016 工业用精对苯二甲酸 PTA 试验方法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pdf
GB-T 22040-2008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pdf
GB-T 26093-2010 齿轮双面啮合综合测量仪.pdf
GB-T 28921-2012 自然灾害分类与代码.pdf
信通院 封莎 云服务数据安全能力构建与最佳实践.pdf
DB31-T 1240.1-2020 公共数据共享交换工作规范 第1部分: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要求 上海市.pdf
T-SCCIA 013—2023 机器人通行领域的身份鉴别密码应用指南.pdf
2021网信自主创新调研报告.pdf
GB-T 22264.5-2008 安装式数字显示电测量仪表 第5部分:相位表和功率因数表的特殊要求.pdf
GW0204-2014 国家电子政务外网 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与接口规范.pdf
GB-T 20321.1-2006 离网型风能、太阳能发电系统用逆变器 第1部分:技术条件.pdf
GB-T 33018.3-2016 炭素企业节能技术规范 第3部分:机械加工.pdf
GB-T 37735-2019信息技术云计算云服务计量指标标准文件.pdf
GB-T 16571-2012 博物馆和文物保护单位安全防范系统要求.pdf
GB-T 5155-2022 镁及镁合金热挤压棒材.pdf
QX-T 210-2013 城市景观照明设施防雷技术规范.pdf
GB-T 38664.3-2020 信息技术 大数据 政务数据开放共享 第3部分:开放程度评价.pdf
1
/
3
6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659.3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