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
CCS:B52
GXNS
团 体 标 准
T/GXNS001-2022
桂平市稻虾种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riceandshrimpcultivationinGuipingCity
2022-10-12发布 2022-10-20实施
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协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XNS001-2022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桂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提出、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桂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桂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寿福、曾家焕、姚满、李仁志、蒋鹤汉、郭明亮、韦加佳、罗丽俐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XNS001-2022
1桂平市稻虾种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操作规程规定了桂平市稻虾种养的发展原同、环境条件、稻田田间工程改造、水稻种植、小龙虾
养殖等技术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
NY/T847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T5117无公害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536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1135.1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
SC/T1135.4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第4部分:稻虾(克氏原螯虾)
SC/T9101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围沟养殖模式
指围沟(可采用单边沟)宽度0.6m~0.8m、深度0.3m~0.5m,围沟面积比例低于田块面积10%的稻虾种
养模式。
3.2
平养模式
指不开挖围沟,仅通过田埂加高改造蓄水的稻虾种养模式。
3.3
商品虾
体重达到25g以上的克氏原螯虾。
3.4
亲虾
已经性成熟的克氏原螯虾,体重一般在30g以上。
3.5
虾苗
体重为10g以下的克氏原螯虾。
4发展原则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XNS001-2022
2在确保双季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冬春季的农闲时间养殖小龙虾,提高农业产值,
同时兼顾环境友好,降低养殖过程对环境的污染。根据水稻和小龙虾的生长需求,科学进行投入品选用、
养殖水质生态调控、田间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避免因不合理投饲、用肥、用药和灌水等导致不利稻
虾种养的生产环境,防止养殖水质恶化和不当排水加剧周边水体环境负荷、污染水资源。
5环境条件
5.1环境
应符合NY/T847和NY/T5361的规定。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底质自然结构、保水性能好、
水源为江水或者河水,可以确保全年有充足的水源灌溉的连片稻田。优先选择符合上述条件的低洼田、
冷浸田等低产田。
5.2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5.3
养殖区
宜由高程差≤0.2m的若干田块组成,面积6670㎡~40000㎡。有独立的排灌系统,水、电、路通
畅。
6稻田田间工程改造
6.1
浅围沟模式
6.1.1
围沟
虾沟面积占比应符合SC/T1135.1的规定。养殖区面积>13340m2的,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0.6m~
0.8m、深0.3m~0.5m的环形沟;田中间预留宽1m的“一”字或“十”字耕作行,耕作行不种水稻。养殖
区面积≤13340m2的,沿稻田田埂内侧开挖宽0.6m~0.8m、深0.3m~0.5m的U型沟、L型沟、单边沟。或根
据田块高差,因地制宜将低洼处改造为深度0.5m~0.6m的深水区;开挖虾沟时,应将表土回填,保护耕
作层。虾沟内侧沿田面四周应设宽0.2m~0.24m、高0.15m~0.2m沟埂,埂上留2~3个宽0.2m~0.3cm的缺口
与稻田相通。
6.1.2
田埂
利用开挖虾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外田埂。外田埂加固时逐层夯实。田埂宜高出田面0.5m~
0.6m,顶部宽0.6m~0.8m。交通便利的田埂一侧预留4m宽机械作业通道。
6.1.3
进、排水设施
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60目的长型网袋过
滤进水。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的低处。
6.1.4
防逃设施
设于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排水口的防逃网应为20目的网片,田埂上的防逃网宜使用防逃塑料膜制
作,防逃网埋入地下0.1m,高出地面0.4m。
6.2
平养模式
6.2.1
田埂
田埂加高到0.5m~0.6m,顶部宽0.6m~0.8m,如缺少土方,部分田埂可减少宽度,采用铺膜等方式防
止崩塌,但应注意留好道路,宽度以至少能通过电动三轮车为标准。
6.2.2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XNS001-2022
3深水区
宜在排水口处留面积100m2~150m2的坑作为深水区,方便排水和收集小龙虾。条件允许的可设置一
条宽2m~3m的单边沟。
6.2.3
进、排水设施
参照6.1.3。
6.2.4
防逃设施
参照6.1.4。
7水稻种植
7.1
品种选择
选择叶面张开小、耐肥力强、茎秆坚韧、不易倒伏、秸秆较高、抗病害力强、产量高的品种。
7.2
栽培方式
以厢式布局与稀植增加小龙虾养殖空间,以增加移栽基本苗数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秧苗浅水栽插,
条栽与边行密植相结合,移栽行株距以30cm×15cm为宜。次年后可采用直播方法,每667m2撒播稻种2kg。
7.3
稻作期肥料的管理
7.3.1
肥料选择
所选肥料的质量应符合NY/T394的规定,基肥尽可能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在插秧前一次性施入,
达到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当有机肥不足时,也可采用农家肥与复合肥配合施用;无有机肥来源时,
可选用稻虾模式专用稻肥。
a)改造后第一年进行稻虾种养的稻田,在水稻插秧前10d~15d,每667㎡稻田均匀撒施200kg~300
kg经过充分发酵的有机肥,并翻耕耙匀;缺乏经过充分发酵的有机肥时,宜选用适宜稻虾模
式的水稻专用肥作基肥,其中以复合微生物菌肥为佳。
b)养殖一年以上的稻田,可不施有机肥。使用稻虾模式水稻专用肥时,对于实行稻虾模式5年
以内的稻田用量为20kg/667㎡~35kg/667㎡,稻虾模式5年以上的亩用量为10kg/667㎡
-20kg/667㎡。
7.3.2
浅围沟模式施肥方式
施基肥(或追肥)前,先排浅田水,将小龙虾赶到虾沟中,培实田埂,封堵好田间进水口,切断小
龙虾进田通道,然后再施肥,以便肥料迅速沉积到泥面、避免肥水进入虾沟。
7.3.3
平养模式施肥方式
宜在小龙虾进入田间前至少10d~15d完成,小龙虾进田后不宜田间追肥,以免造成田面水溶氧降低
而影响小龙虾生长。
7.4
稻作期病虫草害绿色、生态防治
宜使用生物农药和采取生态措施,应科学选用、尽量少用或不用农药。农药使用应符合NY/T5117和
NY/T1276的规定,不应使用对克氏原螯虾有害的药物,方法详见附录A。宜采用灯诱、混养等物理、生
物方法防治害虫。宜采用人工与水田专用除草机械结合的方法进行除草。用除草剂除草时,除草剂的使
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a)在二化螟和卷叶螟虫成虫发生初期,田间安装杀虫灯。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GXNS001-2022
4b)在稻螟每代成虫羽化始期,田间安放性诱剂、诱捕器诱杀成虫。
c)在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等成虫高峰期开始释放螟黄赤眼蜂(TrichogrammachilonisIshii)或
稻螟赤眼蜂(TrichogrammajaponicumAshmead)等寄生蜂。
d)5月中下旬开始,在田埂种植显花植物,为寄生性天敌提供蜜源,以保育天敌种群发展和增进
天敌的控害功能。
e)重点抓好水稻分蘖盛期、孕穗期末期、破口期的细菌病害预防。
7.5
稻作期水位管理
7.5.1
浅围沟模式水位管理
在水稻栽种前排水,降低环沟水位,排除田面水,湿整地后施入基肥(经过充分发酵的畜禽粪肥或稻
虾模式水稻专用肥)。施入基肥和追肥后10天内,须保持内田埂各处进水口封闭,不与环沟连通,以防
止田间氮磷含量高的水溶液进入环沟而危害小龙虾生长。
从水稻栽种至晒田约30d左右,使环沟水位低于田面10cm~30cm,防止因环沟水位过高导致小龙虾过
早进田而损毁秧苗。田面以维持2cm~3cm浅水为主。在插秧后5d田面几乎无水时追施分蘖肥,以使肥料
落入泥面,尽快为土壤吸附。在水稻有效分蘖末期(达到预期穗数80%),进行排水晒田,晒田时间一般
为5d~7d左右。如遇高温天气过程,可缩短晒田时间,并向环沟注水,抬高水位,防止高温危害小龙虾
和水稻。水稻晒田结束后,及时复水,通过抬高环沟水位引导小龙虾进入田间活动、觅食。小龙虾在稻
田内活动宜从晒田后开始,一直持续到黄熟期排水,区别田间水深情况进行管理。
水稻收获前10d~15d逐渐降低环沟水位,直至排干田面水。采取机收时,环沟水位应降至田面下
20cm~40cm。
7.5.2
平养模式水位管理
平养模式水位管理应兼顾水稻和小龙虾生长需要,共作期田面水深宜维持在(20~30)cm。
8小龙虾养殖
8.1
消毒
待稻田清整结束,放小龙虾苗种前对地块进行消毒。
a)进水前,田面采用生
T-GXNS 001—2022 桂平市稻虾种养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1 17:32:0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