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ICS65.020 CCSB00/09 6501 乌鲁木齐市地方标准 DB6501/T038—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 则 Technicalguidelinesforplantselectionintheconstructionofurumqispongecity 2022-12-15发布 2023-01-01实施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501/T038—2022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乌鲁木齐市城建设计研究院、乌鲁木齐市城市综合交通项目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 心)、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心、乌鲁木齐市政府投资建筑工程建设中心、乌鲁木齐 市建筑市场运行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康占龙、曹连宝、徐振东、杨帆、刘景月、刘晓龙、张秋萍、党芳、于良辉、 徐海源、丁玲玲、闫雪、秦荧敏、南进军、白长欣、师光宇、张宇橙、马倩茹、李志荣、李俊辉。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请咨询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 对本文件的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乌鲁木齐市水磨沟 区新兴街29号)、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 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 乌鲁木齐市建设局(人民防空办公室),电话:0991-4619200,传真:0991-4619200,邮编:830000。 乌鲁木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中山路33号),电话:0991-2815191,传真: 0991-2819924,邮编:830000。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32号3号楼),电话:010— 82216600,传真:010-82216600,邮编:100082。 DB6501/T038—2022 1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1范围 本文件提供了乌鲁木齐市低影响开发植物选择以及植物栽植的技术指导。 本文件主要适用于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各类海绵城市建设改造、新建、扩建项目。具备低影响开发 雨水综合控制与利用建设条件的,可参照本导则执行,但地质条件不符合的情况除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39599-2020低影响开发雨水控制利用基础术语 GB50420-200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51192-2016公园设计规范 GB55014-2021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 CJ/T24-2018园林绿化木本苗 CJ/T340-2016绿化种植土壤 CJJ82-201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287-2018园林绿化养护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低影响开发lowimpactdevelopment;LID 强调城镇开发应减少对环境影响的冲击,其核心是基于源头控制和降低冲击负荷的理念,构建与自 然相适应的排水工程,合理利用空间和采取相应措施对暴雨径流进行控制,减少城镇径流污染(3.9)。 [来源:GB/T39599-2020,2.1] 海绵城市sponge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 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 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 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 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来源:GB/T39599-2020,2.2] DB6501/T038—2022 2 下沉式绿地sinkingstylegreenspace 低于周围铺砌地面或道路在200mm以内的绿地。 [来源:GB/T39599-2020,3.1.3,有修改] 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facility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 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池、生态树池等。 [来源:GB50420-2007,术语2.0.19D,有修改] 3.4.1 雨水花园raingardens 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是一种生态可持续 的雨洪控制与雨水利用设施。 [来源:GB/T39599-2020,3.1.2.2] 3.4.2 生物滞留带bioretentionarea 具有滞留和净化径流雨水功能,外表类似一般的绿化隔离带,主要用于处置路面径流的生物滞留设 施。 [来源:GB/T39599-2020,3.1.2.1] 3.4.3 高位花池highplantingfilter 承接建筑雨落管雨水的生态种植池,原理同雨水花园。 3.4.4 生态树池ecologicaltreeplantingfilter 在树坑内采用渗透性较好的种植土、滤料等生态化措施,减小雨水径流和污染的生态设施。 [来源:GB/T39599-2020,3.1.2.3,有修改] 湿塘wetpond 具有雨水调蓄、雨水净化和景观功能的水体,有稳定水源保障,维持一定运行水位,且以雨水作为 主要补水水源。 [来源:GB/T39599-2020,3.3.2] 雨水湿地stormwaterwetland 将雨水进行沉淀、过滤、净化、调蓄的湿地系统,同时兼具生态景观功能,通过物理、植物及微生 物共同作用达到净化雨水的目标。 [来源:GB/T39599-2020,3.4.4] 植草沟grassswale 用来收集、输送、削减和净化雨水径流的表面覆盖植被的明渠。 [来源:GB/T39599-2020,3.5.1] 3.7.1 转输型干式植草沟conveyancedrygrassswale 开阔的浅植物型沟渠,主要起到收集、转输雨水径流的作用。 DB6501/T038—2022 3[来源:GB/T39599-2020,3.5.1.1] 3.7.2 渗透型干式植草沟permeabledrygrassswale 开阔的、覆盖着植被的水流输送渠道,它在设计中包括了由人工改造土壤所组成的过滤层,以及过 滤层底部铺设的地下排水系统,设计强化了雨水的转输、过滤、渗透和滞留能力,从而保证雨水在水停 留时间内从沟渠排干。 [来源:GB/T39599-2020,3.5.1.2] 3.7.3 湿式植草沟wetgrassswale 长期保持潮湿状态的沟渠型植草沟。 [来源:GB/T39599-2020,3.5.1.3] 植被缓冲带vegetativefilterstrips 坡度较缓的植被区,能利用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等作用促进雨水下渗,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 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 [来源:GB/T39599-2020,3.4.2] 径流污染runoffpollution 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是 城市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来源:GB/T39599-2020,2.5] 4目标、原则 编制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生态文明思想,将绿色发展要求落实到城市发展建设工作中,促进城市可持续发 展,高质量发展。规范和系统化推进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指导各类海绵设施建设中植物的选择, 突出海绵设施建设的功能和景观特性。 编制原则 本导则贯彻安全为重,功能为主;生态优先,和谐共生;因地制宜,科学配置;统筹兼顾,经济合 理的原则。  5植物选择 植物选择原则 5.1.1木本植物应生长健壮、株型完整: a)胸径、株高、冠幅、主枝长度和分枝点高度应符合CJ/T24-2018的要求; b)枝干无机械损伤,无冻伤,无毒无害,少污染。 5.1.2绿篱色块植物宜株型丰满,耐修剪应符合CJJ/T287-2018的要求。 5.1.3藤本植物应具有较强的覆盖和攀爬能力。 5.1.4禁止使用入侵物种,应符合GB51192-2016中7.2.2的要求。 DB6501/T038—2022 45.1.5植物应符合绿地总体设计的安全、功能需求。适地适树、改地适树,耐涝、在不同雨水、雪水 调蓄情况下能正常生长。 下沉式绿地 5.2.1适用性 下沉式绿地可广泛应用于建筑庭院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对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 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应采 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5.2.2适用植物特性 植物宜选用耐涝并有一定耐旱能力的品种。 5.2.3植物选择推荐 放坡位置可选用草本类:冷季型草坪、马蔺、西伯利亚耧斗菜、蓍草等;最低面区域可选用草本类: 鸢尾、千屈菜、菖蒲、水葱等;灌木类:柽柳、紫穗槐、丁香、四季玫瑰、东北珍珠梅、黄刺玫等;乔 木类:白蜡、水曲柳、红叶李等。配置形式以土壤厚度为依据

pdf文档 DB6501-T 038-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乌鲁木齐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6501-T 038-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乌鲁木齐市 第 1 页 DB6501-T 038-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乌鲁木齐市 第 2 页 DB6501-T 038-2022 乌鲁木齐市海绵城市建设植物选择技术导则 乌鲁木齐市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01 17:32: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