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安全标准网
(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500582.6 (22)申请日 2021.12.09 (71)申请人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地址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 311号祥龙商务大厦 申请人 国网电商科技有限公司 (72)发明人 张恺 杨明晓 杨荣江 冯博文  孙璐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耿苑 (51)Int.Cl. G06Q 10/06(2012.01) G06Q 30/02(2012.01) G06Q 50/06(2012.01) (54)发明名称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包 括: 确定出用电用户的每个用电设备在一天中不 同时段的模糊用电功率; 针对每个时段, 确定用 电用户在时段的模糊用电总量; 确定台区在不同 时段的整体模糊用电总量 以及台区一天内的平 均模糊用电量; 针每个时段, 结合整体模糊用电 总量及平均模糊用电量, 确定该时段的第一激励 电价, 结合整体模糊用电总量、 第一激励系数、 第 二激励系数、 电网尖峰用电量期望值及电网低谷 用电量期望值, 确定该时段的第二激励电价; 针 对每个时段, 结合原始恒定电价、 该时段的第一 激励电价和第二激励电价, 确定该时段适合的分 时电价, 并执行电网调控。 本申请的方案可以更 为合理的确定一天中不同时间段的电价。 权利要求书5页 说明书15页 附图2页 CN 114154900 A 2022.03.08 CN 114154900 A 1.一种供电控制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获得待分析的台区中各用电用户中不同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功率; 针对所述台区内每个用电用户, 结合该用电用户中不同用电设备的历史用电功率以及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 确定出所述用电用户的每个用电设备分别 在一天中多个不同时 段的模糊用电功率;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结合所述用电用户的各用电设备所属的柔性负荷类型、 各用电 设备的模糊用电功 率以及每种柔性负荷类型对应的用电量估计模型,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在 所述时段的模糊用电总量; 结合台区中各用电用户分别在不同时段的模糊用电总量, 确定所述台区在不同时段的 整体模糊用电总量以及所述台区一天内的平均模糊用电量;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结合所述整体模糊用电总量以及所述平均模糊用电量, 确定所 述时段对应的第一激励电价;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结合所述整体模糊用电总量、 设定的偏离尖峰期望值的第一激 励系数、 偏离低谷期望值的第二激励系 数、 电网尖 峰用电量期望值以及电网低谷用电量期 望值, 确定所述时段的第二激励电价;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结合原始恒定电价、 所述时段对应的第一激励电价和第二激励 电价, 确定所述时段适合的分时电价, 基于所述分时电价执行所述时段内电力需求响应的 供电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所述用电用户的各用电设备所属 的柔性负荷类型、 各用电设备的模糊用电功 率以及每种柔性负荷类型对应的用电量估计模 型,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在所述时段的模糊用电总量, 包括: 依据可消减用电设备的第 一用电量估计模型, 所述用电用户中各可消减用电设备的模 糊用电功率,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所有的可消减用电设备的第一模糊用电总量; 依据可平移用电设备的第 二用电量估计模型, 所述用电用户中各可平移用电设备的模 糊用电功率,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所有的可平 移用电设备的第二模糊用电总量; 依据可转移用电设备的第 三用电量估计模型, 所述用电用户中各可转移用电设备的模 糊用电功率,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所有的可转移用电设备的第三模糊用电总量; 将所述第一模糊用电总量、 第二模糊用电总量以及第三模糊用电总量之和, 确定所述 用户在所述时段的模糊用电总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所述整体模糊用电总量以及所述 平均模糊用电量, 确定所述时段对应的第一激励电价, 包括: 基于第一激励电价模型, 并利用所述整体模糊用电总量以及所述平均模糊用电量, 确 定所述时段对应的第一激励电价; 其中, 所述第一激励电价模型如下: 其中, 表示时段t的第一激励电价, 为时段t对应的整体模糊用电总量, 权 利 要 求 书 1/5 页 2 CN 114154900 A 2为平均模糊用电量, α 为设定的时段t用户用电惩罚系数, β 为设定的可参与电网互动激励系 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所述整体模糊用电总量、 设定的 偏离尖峰期望值的第一激励系 数、 偏离低谷期望值的第二激励系 数、 电网尖 峰用电量期望 值以及电网低谷用电量期望值, 确定所述时段的第二激励电价, 包括: 按照第二激励电价模型以及所述整体模糊用电总量, 确定所述时段的第二激励电价; 其中, 所述第二激励电价模型如下: 其中, 为时段t的第二激励电价, λ为所述第一激励系数, μ为所述第二激励系数、 LP 为电网尖峰用电量期望值、 LV为电网低谷用电量期望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原始恒定电价、 所述时段对应的 第一激励电价和第二激励电价, 确定所述时段适 合的分时电价, 包括: 确定所述原始恒定电价减去所述时段对应的第一激励电价以及第二激励电价所得的 剩余电价, 将所述剩余电价确定为所述时段适 合的分时电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基于所述分时电价执行所述时段内 电力需求响应的供电控制之后, 还 包括: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在所述台区内各用电用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后, 确定所述台区 内各用电用户的每 个用电设备分别在一天中多个不同时段的响应后模糊用电功率;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结合所述用电用户的各用电设备所属的柔性负荷类型、 所述用 电用户的各用电设备的响应后模糊用电功率以及每种柔性负荷类型对应的用电量估计模 型,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对应的各柔性负荷类型 的响应用电总量, 所述柔性负荷类型 的响应 用电总量 为所述用电用户中属于所述 柔性负荷类型的各用电设备的响应用电总量;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 结合所述时段的分时电价以及设定的响应度模型, 确定所述时 段适合的抑制响应度和促进响应度; 针对一天中每个时段且针对每种柔性负荷类型, 结合所述时段的抑制响应度、 促进响 应度和所述用电用户对应的所述柔性负荷类型的响应用电总量, 并利用所述柔性负荷类型 对应的响应差估计模型, 确定所述用电用户中属于所述柔性负荷类型的所有用电设备对应 的用电总量差值, 所述柔性负荷类型对应的用电总量差值表示所述用电用户对应的所述柔 性负荷类型的响应用电总量, 与所述用电用户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前所述柔性负荷类型下各 用电设备的用电总量的差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所述 时段的分时电价以及 设定的 响应度模型, 确定所述时段适 合的抑制响应度和促进响应度, 包括: 结合所述时段的分时电价, 按照抑制响应度模型确定所述时段适合的抑制响应度, 按 照促进响应度模型确定所述时段适 合的促进响应度;权 利 要 求 书 2/5 页 3 CN 114154900 A 3

.PDF文档 专利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第 1 页 专利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第 2 页 专利 供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29: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