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 人民共和国 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111327097.3
(22)申请日 2021.11.10
(71)申请人 聊城大学
地址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湖南
路1号
(72)发明人 王学堃 郝慧然 张昕萌 王世本
雷康 籍国霞 冀芦沙 柳仁民
(74)专利代理 机构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3723 6
代理人 李浩成
(51)Int.Cl.
C07D 239/553(2006.01)
C07D 405/06(2006.01)
C07D 409/06(2006.01)
C07D 405/14(2006.01)C07D 409/14(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31/506(2006.01)
A61K 31/513(2006.01)
(54)发明名称
氟尿嘧啶衍 生物及其用途
(57)摘要
本申请提供一种氟尿嘧啶衍生物及其在制
备抗肿瘤药物中的用途, 具有下述通式(I): MTT
实验表明该氟尿嘧啶衍生物在硝基还原酶条件
下才具有细胞毒性, 在不含硝基还原酶的培养液
中细胞毒性较小。 由于肿瘤组织中硝基还原酶浓
度较高, 因此该氟尿嘧啶衍生物制备的抗肿瘤药
物具有毒性较小特点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8页
CN 113968821 A
2022.01.25
CN 113968821 A
1.一种新型的氟尿嘧啶衍 生物, 具有下述 通式 (I) 所示:
(I)
其中A环和B环同时存在或不同时存在, 相同或不同, 分别为苯环、 取代苯环、 杂环、 取代
杂环, 稠杂环、 取代稠杂环; 所述的取代苯环, 其苯环上独立地由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
氘、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甲氧基、 乙氧基、 丙氧基、 异丙氧基、 卤素、 氰基、 羟基取代; 所
述的杂环是咪唑、 吡啶、 呋喃、 噻吩、 噻唑、 哌 嗪或哌啶; 所述的取代杂环, 其杂环上独立地由
一个或两个氘、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甲氧基、 乙氧基、 丙 氧基、 异丙 氧基、 卤素、 氰基、 羟
基取代; 所述的稠杂环是喹啉或吲哚; 所述的取代稠杂环, 其稠杂环上独立地由一个或两个
或三个氘、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甲氧基、 乙氧基、 丙 氧基、 异丙 氧基、 卤素、 氰基、 羟基取
代;
R1和R2同时存在或不同时存在, 相同或不同, 并各自为硝基、 亚硝基、 氨基、 羟胺基;
X为CH2、 CHD、 CD2、
、
, X1是A环;
Y为CH2、 CHD、 CD2、
、
, Y1是B环。
2.根据权利 要求1所述的通式 (I) 的氟尿嘧啶衍生物, 其优选是通式 (II) 所示的氟尿嘧
啶衍生物:
(II)
其中A环和B环同时存在或不同时存在, 相同或不同, 分别为苯环、 取代苯环、 杂环、 取代
杂环; 所述的取代苯环, 其苯环上独立地由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氘、 甲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甲氧基、 乙氧基、 丙氧基、 异丙氧基、 卤素、 氰基、 羟基取代; 所述的杂环是咪唑、 吡
啶、 呋喃、 噻吩、 噻唑、 哌嗪或哌啶; 所述的取代杂环, 其杂环上独立地由一个或两个氘、 甲
基、 乙基、 丙基、 异丙基、 甲氧基、 乙氧基、 丙氧基、 异丙氧基、 卤素、 氰基、 羟基取代;
R1和R2同时存在或不同时存在, 相同或不同, 并各自为硝基;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113968821 A
2X为CH2、 CD2、
、
, X1是A环;
Y为CH2、 CD2、
、
, Y1是B环。
3.根据权利 要求2所述的通式 (II) 的氟尿嘧啶衍生物, 其优选是通式 (III) 所示的氟尿
嘧啶衍生物:
(III)
其中A环和B环同时存在或不同时存在, 相同或不同, 分别为苯环、 杂环; 所述的杂环是
吡啶、 呋喃、 噻吩、 噻 唑;
R1和R2同时存在或不同时存在, 相同或不同, 并各自为硝基;
X为CH2、 CD2、
、
, X1是A环;
Y为CH2、 CD2、
、
, Y1是B环。
4.根据权利要求1 ‑3所定义的通式 (I) 的氟尿嘧啶衍生物, 该化合物选自但不限于下列
化合物:
5‑氟‑1‑(4‑硝基苄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3‑(4‑硝基苄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1,3‑二(4‑硝基苄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1‑((5‑硝基呋喃 ‑2‑基)甲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3‑((5‑硝基呋喃 ‑2‑基)甲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1,3‑二((5‑硝基呋喃 ‑2‑基)甲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1‑((5‑硝基噻吩 ‑2‑基)甲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3‑((5‑硝基噻吩 ‑2‑基)甲基)嘧啶 ‑2,4(1H,3H)‑二酮;
5‑氟‑1,3‑bis((5‑硝基噻吩 ‑2‑基)甲基)嘧啶 ‑2,4(1H,3H)‑二酮;
4‑硝基苄基5 ‑氟‑2,4‑二氧‑3,4‑二氢嘧啶 ‑1(2H)‑羧酸酯;
4‑硝基苄基 ‑5‑氟‑2,6‑二氧‑3,6‑二氢嘧啶 ‑1(2H)‑羧酸酯;
二(4‑硝基苄基) ‑5‑氟‑2,4‑二氢嘧啶 ‑1,3(2H,4H)‑二羧酸酯;
(5‑硝基呋喃 ‑2‑基)甲基‑5‑氟‑2,4‑二氧‑3,4‑二氢嘧啶 ‑1(2H)‑羧酸酯;
(5‑硝基呋喃 ‑2‑基)甲基‑5‑氟‑2,6‑二氧‑3,6‑二氢嘧啶 ‑1(2H)‑羧酸酯;
二((5‑硝基呋喃 ‑2‑基)甲基) ‑5‑氟‑2,4‑二氧嘧啶 ‑1,3(2H,4H)‑二羧酸酯;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113968821 A
3
专利 氟尿嘧啶衍生物及其用途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人生无常 于 2024-03-18 20:20:27上传分享